4月27日,由浙江摄影出版社主办的“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第二辑)首发式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举行,“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第二辑)四册《秦始皇帝陵之谜》《青铜器上的神秘纹饰》《良渚玉器之谜》《万年稻种里的上山秘密》首发上市。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刘斌介绍,博物馆的每件文物都在诉说历史的过去,它们是文明基因的活态标本,从这些文物里我们能够感知到今人与古人对艺术、对美好的同样追求。它们是文明传承最坚韧的纽带,也是文化认同的具象载体。“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追踪最新考古成果,揭示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有图有真相,有趣有“细料”,好读又好看。作为主编,他表示要和出版社一道,把这套善莫大焉的“善”本好书持续不断地做下去。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浙版传媒总经理张建江高度评价“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他认为丛书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让沉睡千年的文物在书页间重获新生;突破了学科的藩篱,将考古发现、历史研究、艺术鉴赏融为一体;跨越了代际的鸿沟,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文明的故事,对塑造青少年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
随后,丛书作者与现场的读者交流互动,气氛热烈。撰写《万年稻种里的上山秘密》的韩泽玉介绍,这本书将读者的目光带回到一万年以前的长江下游,聚焦于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上山。一粒炭化稻米,见证了人类从狩猎采集走向农耕的伟大转折。“写作这本书的核心是将严谨但略显枯燥的考古报告,转化为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内容。”她说,首先尊重考古事实,在此之上,引导读者去想象一万年前上山先民的生活图景:他们如何劳作?如何思考?如何点燃了文明的第一缕炊烟?“透过这一粒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更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勇于探索的基因。”
为了确保“书架上的博物馆”丛书考古知识的准确性、严谨性,浙江摄影出版社特别聘请了考古、历史、文博领域的9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
目前,丛书的第三辑、第四辑正在有序地策划、撰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