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大会现场。
原永辉
倪萍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杭州共有葛小青、原永辉、王贵美、刘克敏、余亮、高娅琴、宋利民、倪萍、于英涛、汲长洋、刘廷、叶志清、王运等13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杨金龙、章勤、蒋定军、高艳芳、沙丽等5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他们当中,既有精益求精,服务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能工巧匠,也有着眼未来,投身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创业先锋;既有埋首实验,勇攀科技高峰的科研技术人员,也有返乡耕耘,在家乡田野播撒希望的“90后”农创客;既有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健康的社区医生,也有忠诚履职,守护万家灯火的公安干警;既有不辞辛劳,从事管道疏通30余年的家政服务者,也有微笑服务,安全行驶近60万公里的网约车司机……他们是杭州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征程中的楷模,他们的事迹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造力。
“我的方向盘永远朝着服务人民的方向”
“当年选择做网约车司机,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去北京接受表彰!”全国劳动模范、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原永辉是曹操出行的“金牌”司机,说起本次受表彰他颇有些激动——他觉得,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车轮一动,责任千斤”是原永辉的座右铭。都说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很辛苦,也很枯燥,但对原永辉来说,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我是一名司机,也是党员先锋车队的车队长,从开始工作以来一直在和车打交道。我开过出租车和货车,也当过私人司机,但令我最骄傲的,还是党员车队长这个身份。虽说我做的都是些平凡的工作,但我觉得我坚持去做也会有闪光点。”从司机到队长,原永辉主动承担起“教导员”责任,每周定时与队员们交流;司机们一碰上难事儿,原永辉也都会及时“出声”。刚当上队长时,大伙儿喜欢把原永辉叫“原队”,但慢慢地,称呼就成了“原哥”“老原”。8年里,“老原”带领车队在“服务他人,照亮自我”道路上不断进步,先后参与金砖国家峰会、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杭州亚运会等大会服务保障工作;参与“爱心送考”“爱心送医”“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80余场;亚运期间与上千名司机投身贵宾出行服务、亚运物资转运等服务……“我是众多司机里的一员,做着我该做的事情。荣誉属于所有坚守岗位的司机,我的方向盘永远朝着服务人民的方向。”朴素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老原”的劳动者本色。
“优质服务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
“作为一名基层电力工作者接受表彰,我的内心充满感恩。”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青云供电所综合班班长倪萍说,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全体电力人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初心使命的肯定。
“优质服务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从初出茅庐的基层装表员到独当一面的智慧服务领军人,入职14年的倪萍走过了电力服务全链条,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带着《优化用电建议书》主动上门,帮助企业用户每月节约上万元费用;带领团队创新研发“综合体智慧用能综合管理”平台,降低综合体及商户用能管理成本;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全程陪跑实现“拿地即开工”……一次次实地的走访沟通、一个个具体的服务案例、一张张客户的满意笑脸,铸就了大家口中“牢靠的小倪师傅”。杭州亚运会期间,作为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电力保障团队负责人,倪萍带领同事们完成了114项任务细则、146处临时负荷、207轮次巡检,在500多个日夜坚守中见证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双首金”的诞生,也交出了亚运电力保障的优异答卷。
2019年,公司挂牌成立了以倪萍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而倪萍的师傅,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徐川子,也曾是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一个创新工作室,前后培养出了两位全国劳模,这并不多见——从徐川子到倪萍,劳模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如今,倪萍不但带领团队一步步走上更高层次技能比武领奖台,也在电力大数据中发现了创新舞台。最近,她又带领团队攻坚“智审无忧”项目,以DeepSeek-R1模型为基础,整合电力服务大数据,梳理电力服务结构化知识库,构建“AI+营销”智能合规体系。“今后,我将立足岗位、攻坚克难,以劳模精神鞭策自己,发扬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带头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把更多技术成果运用到基层电力服务中去。”倪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