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擂台赛上,32组选手宣讲桐庐西部振兴新声
时间:2025-04-29 10:19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青石板路蜿蜒千年,新时代潮声激荡古邑。4月17日,新落成的桐庐分水镇武盛书局内热潮涌动,“分江潮声・千年古邑说新篇”西部乡镇十佳宣讲员选拔赛决赛在此举行。32组来自基层一线的选手,在古韵与新潮交织的舞台上,以多元形式激活理论宣讲“春水”,为桐庐西部乡镇的文化传承与乡村共富注入蓬勃力量。

“春赏花、夏露营、秋研学、冬民俗,这样的四季画卷是如何绘就的?”分水镇怀恩社区宣讲员赵逸文以大路村为例,讲述油菜花田如何催生轻餐饮、稻田研学等新业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分水江畔扎根开花,“当传统村落披上‘时代新装’,我们才真正读懂了绿水青山的价值密码。”

而南堡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徐李垚则翻开了红色精神的泛黄扉页。她手持1970年《人民日报》原件,声音微颤:“24万斤早稻抢收、300亩晚稻抢种、600亩旱作播种……245间新房在废墟上崛起!”老报纸上的铅字在她的讲述中转化为南堡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谱,“这些泛黄的数字,每一个都是‘南堡精神’鲜活的注脚,至今仍在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宣讲台上,分水初中谢浩宇打起快板,一首《续写“世界人均一支好笔”新篇》节奏明快,将制笔产业的“工匠精神”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实验小学朱彦琪以“少年视角”勾勒家乡变迁……从开放麦到情景剧,从脱口秀到沉浸式展演,宣讲串联起桐庐西部的发展长卷。

“优秀的宣讲员是文化翻译官,更是发展助推器。”分水镇党委委员陈溢铭表示,此次选拔赛不仅选出了十佳宣讲员,更搭建了一个基层声音的传播平台。接下来,脱颖而出的十佳宣讲员将走进学校、走进村社文化礼堂、走进企事业单位,以“理论+文艺+服务”模式,用乡音传递理论温度,以文化赋能共富实践,让南堡精神走出纪念馆,让制笔文化焕发新活力,书写文化赋能共富的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