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解救小鱼”行动让垃圾变艺术
时间:2025-04-22 09:41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1.jpg


2.jpg


3.jpg

“这些鱼画得好逼真,太漂亮了!”幼儿园中班在读的铛铛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了卡片寄语,“救”出一条棒花鱼,开心地表示要把卡片拿回去当书签。

近日,在拱宸桥东面的运河广场上,一场“解救小鱼”的特别行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参与。

现场,由300个废弃矿泉水瓶组成的三个巨大的“鳌鱼灯”,格外引人注目。每一个瓶中都“困”着一条来自大运河的“小鱼”。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只需在便笺上写下践行环保的承诺,就能替换出瓶中的“小鱼”,完成“解救”行动。

当所有“小鱼”被解救后,承载着公众环保意愿的许愿笺将放在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云会小学的校园里成为艺术装置,让一次短暂的环保行动成为持久的生态启蒙。


放出300条“小鱼”,收获300条环保宣言

活动当天,很多小朋友从各个角落聚拢而来,纷纷写下“要使用环保袋购物”“不再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等承诺,小心翼翼地把便笺塞进瓶子里,成功带走了“小鱼”。

其实,这300条来自运河的“小鱼”全都是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云会小学美术社团师生共同制作完成的。“孩子们用古老的蓝晒技艺将运河水系里的多种生物定格在纸上,白色的鱼、蓝色的纸恰好模拟了运河水生环境。”指导老师沈倩说,这些作品宛如百余种真实的鱼、虾、贝类生物在水中嬉戏,每幅作品都配有学生自制的生态档案卡,记录着物种的特点、习性。

这些“运河居民”纷纷被装入塑料瓶中,模拟被困在河道垃圾中的小鱼,等待着被解救。而这三个“鳌鱼灯”则有传递美好的寓意,成为三个生态许愿站。

拱宸桥畔游人如织,越来越多的人围聚而来“解救小鱼”。“效果很好,很多体验者首次了解到了蓝晒这一古老的技艺,家长们也给这次环保行动点赞。”沈倩说,到中午时分,300条被困的“小鱼”已尽数获救,“我们换回了杭城人民300条环保宣言。”


创意背后,是跨越山河的“环保接力”

其实,这场创意十足的活动背后,是一场跨越山河的“环保接力”。日前,杭州日报曾联合各区县(市)发起“净山行动”的倡议,呼吁市民成为青山守护者。“我们绘眼行记社团成员参与了西湖群山那场‘净山行动’,从山中采集了300多个空瓶子。”绘眼行记社团负责人陈海平说,我们又联动了学院附属云会小学美术社团,希望用这场创意活动呼吁更多市民、志愿者加入守护生态的队伍中。

云会小学美术社团学生陈钰安绘制的运河生物种类最多,还做成了一本“蓝晒生物册”,当天她也来到现场,为市民朋友做起了运河鱼类科普。

“我们围绕生活小区零直排、河道长效养护、河道综合整治和智慧提升等内容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政策,加强对沿河区域的巡查、整治力度,让运河水质不断得到提升。”拱宸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拱宸桥畔生动上演。

此次“净山行动”,由太子尖上的一场“垃圾换咖啡”行动发端,扩展至杭州全城,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从媒体发声到全民参与,系列报道全网总阅读量近百万,取得了丰硕的环保成果:累计清理垃圾30余吨,近万人次直接参与,催生“解救小鱼”等环保项目,奏响了一场守护青山、共建家园的城市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