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临平区民政局不断完善布局均衡、方便可及、优质安全、经济实惠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家门口就餐服务”数字化场景,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今天开始将陆续为大家介绍全区各镇街老年助餐工作成效,本期带来临平街道集中配送餐中心(梅堰)助餐工作亮点,一起来看下吧!
家门口的幸福食堂
清晨的阳光洒在梅堰社区的小路上,吴奶奶拎着饭盒,慢悠悠地走向邻里中心的老年食堂。还没进门,饭菜的香气已经飘了出来。“今天选个鱼,再搭两个素菜”,八块钱的一荤两素,装满了饭盒,吴奶奶心满意足地拎回家。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梅堰社区的老年食堂上演。
这座藏在邻里中心的老年食堂,面积不大,却温暖如家。暖色调的装修,整齐的桌椅,角落里还有个小超市,摆着新鲜的蔬菜和手工包的粽子、饺子。老人们三三两两坐着,有的吃饭,有的聊天,有的看着电视里的戏曲节目。68岁的袁爷爷是这里的常客,每天中午准时来打饭。“老伴腿脚不好,我打包带回去,两个人吃刚好。”他说,“这里的菜软烂,少油少盐,比我自己烧的还合口味。”
味蕾上的幸福滋味
食堂的负责人莫益强还记得一位特别的老人——105岁的陈爷爷。他和老伴原本是食堂的送餐对象,后来老伴离世,陈爷爷去了养老院,可住不习惯,又搬回了老房子。食堂知道后,主动联系他,继续每天送餐上门。“老人家就爱吃我们这儿的饭菜,说比养老院的还香。”负责人说。如今,像陈爷爷这样享受送餐服务的老人有20多位,有的因为高龄行动不便,有的则是临时摔伤骨折,食堂都会尽力照顾。
食堂的背后,是政府和社区的合力托举。场地免费、水电优惠、定期补贴,让饭菜价格更亲民;食药监每半个月突击检查,确保老人吃得放心;甚至手工粽子的制作,还给了社区里的单亲妈妈一份收入。未来,这里还想开发小程序,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点餐、买菜、预约服务。
邻里间的幸福社交
除了吃饭,邻里中心还是老人们的社交天地。书法班、戏曲社、瑜伽课课轮番登场。王阿姨是这里的活跃分子,吃完饭就去量血压,顺便和医生聊聊天,再去活动室学个新舞步。“以前在家闷得慌,现在每天都有事做,日子有滋有味。”她笑着说。
【食堂信息】
地址:临平街道梅堰路7号
咨询热线:0571-886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