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春季限定美食 这个村走出共富路
时间:2025-03-13
10:08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张燕萍采挖春笋
挖笋、理货、打包、装车……春笋上市季,余杭街道上湖村的农户张燕萍正为春笋销售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今年比往年更忙。以前用竹叶、麦壳给竹林做覆盖保温层,浇一遍水就差不多了,今年天气冷、降水少,至少得浇三四遍。”张燕萍是种笋的“老行家”,2012年起就在和春笋“打交道”。这几年,余杭街道对“禹上稻乡”的建设给村里带来了流量和技术,让她的春笋生意火热了不少。
“我们农场所在的上湖村,就是‘禹上稻乡’抱团发展的八村之一。知名度渐渐打开后,除了游客增加带来的增收,‘禹上稻乡’还会不定期向我们订购竹笋、笋干等,帮我们把产品卖到更多地方,让我们收入增加了近25%。”张燕萍笑着说,“借着‘禹上稻乡’建设的契机,街道和村里给我们农户开了田间学堂,请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制定了一套竹笋标准化生产流程,让我们能科学种植,实现增收。”
如今,上湖村的农户们“拥抱”科技,对农产品种植有了更多“门道”。“就拿施肥环节来说,浙江农林大学研发了测土配方专用肥,能有效改良竹笋土壤情况。现在,村民们还能依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覆盖层厚度、浇水频率、肥料用量,降低恶劣天气对春笋的影响。”上湖村“乡村造梦师”谢小清说,新技术运用以后,村里部分农场的春笋平均亩产从1250公斤提高至2000公斤。
谢小清说,村里还计划打造奇异百草园,开拓集参观、科普、养护于一体的植物研学路线,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