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创业陪跑生态体系全面升级
创业陪跑空间提质扩面、创业项目打磨升级、创业导师论证分析、社群广泛交流……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人社部门持续完善创业陪跑生态体系,将创业融资、场地扶持、导师辅导、项目孵化、社群交流集于一体,帮助企业走过创业前3年,持续为创业者赋能加速,全方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从2013年提出创业陪跑生态体系至今,杭州市已经孵化1500家企业。
提质扩面,陪跑空间落地开花
“我们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金融法律服务、高校人才对接等服务。”近日,乐宠创业陪跑空间运营方杭州酷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俞仪杭表示。
2023年杭州市印发就业创业政策实施办法,明确在杭200平方米以上、拥有3年以上场地使用权,入孵创业项目10个以上,且配备2人以上孵化管理人员的创业孵化空间,即可申请认定成为杭州市创业陪跑空间,享受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等资源支持。
杭州市举办“赋能主理人·助力好创业”政策推介会,赋能陪跑空间助力企业用好用足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服务资源。同时,组织杭州市创业陪跑空间运营孵化培训班,开展特色产业专项调研活动及创业陪跑空间运营评估工作,实现以评促建,助力陪跑空间运营方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和孵化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入驻企业创业成功率。
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已认定创业陪跑空间103家,总面积超过38万平方米,为初创企业提供宽广的舞台和坚实的后盾。
赛事牵引,创业项目竞相绽放
“在参加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前,杭州市人社部门为我们提供了专题辅导培训,通过一次次的打磨,帮助我们理清公司的战略方向,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杭州谱析光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禹表示。该公司目前已完成六轮融资。
以开展创业赛事为牵引,以打造创业陪跑特色服务品牌为抓手,加强创业带动和创新引领,是杭州市人社部门打造、升级创业陪跑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杭州市各区县结合本地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举办了各类创业大赛,吸引海内外200余家优秀创业项目参赛。这些大赛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还同步对接了知名投资、金融机构代表,助力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余杭区、建德市等地开展大学生无偿资助评审,扶持创业青年顺利起步,为创业大军注入新鲜血液。
社群联动,项目“联姻”共创辉煌
11月9日上午,2024杭州创业马拉松在钱塘江畔鸣枪开跑,浙江三星羽绒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毛凤伟带领的2支队伍不断在跑道上超越自我。
“羽绒行业这两年成本上涨,市场上的竞争者又层出不穷,是增加营销投入,还是做好产品?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毛凤伟是一名老跑友,正是在跑步中,他领悟到了创业就如同跑步,要脚踏实地做好产品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困扰他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这项活动吸引了在杭高校、知名企业、创业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创业力量约300支队伍1100人报名参赛。创业马拉松领队群与陪跑空间群、入库项目群、创业跑团群、高校创业学院群等多个社群联动,推动创业项目“联姻”、资源共享。
作为国内体育与创业理念深度融合的实践先锋,杭州创业马拉松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举办八届,为在杭创业者、优秀企业家、投资机构、创业导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创业者“以跑结友,以跑结师,以跑会商”。
杭州市还组织开展了“66路演日”活动,助力生命健康产业创业企业在与投资人面对面交流中理清发展思路、建立融资思维。
导师赋能,激发团队无限可能
“几乎每一两周就跟导师们聊一下公司里的事情,发现问题就及时调整。”杭州西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朋是创业陪跑训练营的学员。作为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的技术团队,西月生物公司在做市场、营销方面相对欠缺,在参加训练营后,刘朋与领教老师分组结队,每次与导师交流和复盘成为他最重视的环节。
导师陪跑是创业陪跑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杭州市创新创业导师主要由在杭企业家、律师、投资人、专家学者等组成。截至目前,杭州市共聘任575位创业导师,通过坐诊咨询,为学员解决企业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针对初创企业常见问题和共性需求,杭州市还邀请创业导师参与创业陪跑“百问百答”征集活动,梳理出财务、税务、法律、营销等相关方面的创业问答500余组,分领域组织专家论证,帮助初创企业少走弯路。
近三年来,杭州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47亿元;常态化征集创业项目311个,为入库项目企业提供全周期创业陪跑服务涵盖绿色能源、生物医药、智能物联等9大行业;组织区县巡展、名企参访、创业沙龙、政策推介等各类创业资源对接活动1700余场,累计服务创业者超5.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