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民政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召开杭州市慈善事业助力共同富裕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杭州市慈善事业的进展情况,并详细解读刚实施的慈善景区创建方案,进一步展现了慈善事业在推动共同富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汇聚爱心深耕项目 筑就“善城杭州”金名片
近年来,杭州市慈善事业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多领域、深层次的突破。慈善资金池持续扩容,汇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为慈善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各级慈善总会紧密合作,上半年共募集慈善资金高达2亿元,慈善组织数量增长至387家,慈善信托规模接近16亿元,充分展现了杭州慈善事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慈善的力量,核心在于精准帮扶与温暖传递。为此,杭州市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慈善项目,覆盖了“慈善+救助”“慈善+养老”“慈善+儿童”及“慈善+医保”等多个核心领域。从“善居工程”为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到“老年助餐赋能”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到“医保无忧专项兜底”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社会需求,让慈善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阳光助学”项目更是持续发挥重要作用,累计投入慈善资金超过2800万元,助力超过12000名经济困难学子圆梦学海。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更是对未来希望的播种与呵护。
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杭州市积极塑造独特的慈善文化氛围,持续擦亮“善城杭州”金名片,将慈善元素融入城市风貌与旅游体验之中,创新性地打造慈善景区。依托西湖这一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通过生动讲述慈善故事、精彩展示慈善成果以及丰富多样的慈善体验活动,让市民与游客在领略西湖美景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慈善的温暖与力量,从而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的向善之心。相信,慈善景区的创建将为西湖增添新的魅力与深度,促进杭州慈善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全国的慈善事业进步贡献宝贵的“杭州经验”与“杭州模式”。
六大西湖“善”行动 打造“人人慈善”先行区
发布会上,还重点介绍了刚实施的《全国首个慈善景区创建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慈善与旅游的结合,以党建为统领,以“西湖善客 西湖Thank you”品牌矩阵为链接,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慈善活动,共同助力共同富裕。
方案明确了“西湖善地”“西湖善行”“西湖善学”“西湖善捐”“西湖善购”“西湖善礼”共六大善行动,着力构建“全域可善”“全域有善”“全域向善”的“人间西湖”,拓宽“善城杭州”品牌建设内涵。
一是“西湖善地”党建赋能行动。以西湖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世遗之湖的独特优势,专业化驱动“党建+旅游+慈善”共生发展,形成以“西湖善客”“西湖Thank You”为主题的特色慈善品牌矩阵。推出“1+1+N”运行体系,建立西湖风景名胜区党群服务中心(善创空间),落实慈善总会主体责任,重点吸引一批头部慈善组织入驻,打造西湖景区“公益打卡、慈善集市、文创售卖、政策宣传及自助手工体验”为一体的慈善服务综合体。
二是“西湖善行”公益服务行动。围绕西湖景区治水、治乱、治污、治绿、治堵等重点任务,每年推出一批公益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党建网格责任制,重点环湖打造6个“西湖善客驿站”,实施“西湖善客驿站+公益先锋岗+专业化志愿服务组织+公益项目+西湖善客”的有效运行机制,切实将“西湖善客”公益打卡指数列为党建先锋指数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公益慈善参与景区综合治理。
三是“西湖善学”文化传播行动。推出10个公益慈善课堂目的地,把素质教育与慈善美德、西湖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串联形成5条具有景区特色的慈善旅游线路,每年推出特色项目不少于5个。聚焦对口帮扶区域,每年面向困难群体子女推出一批免费名额,把感受西湖之美、西湖之善转化为内心向善的强大动能。深度挖掘西湖慈善文化,打造慈善文化墙,开设慈善文化展览,提升西湖美誉度。
四是“西湖善捐”品牌共富行动。充分挖掘“以景营善”的撬动点,吸引爱心企业、社会大众以善而行,大力开展“六和钟声”慈善竞拍、新年祈福、群山公益越野赛、花卉义卖等慈善捐赠活动。广泛设立西湖景区社区慈善共富基金,在全市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五是“西湖善购”流量聚善行动。借助景区游客流量大的实际,围绕“经营+慈善”理念,大力实施“西湖消费捐”。精心设计消费捐组织框架和运营制度,充分发动西湖景区内爱心企业、商户等,持续扩大消费捐朋友圈,以消费捐形式开展慈善项目筹款,以游客量有效提升慈善参与量。
六是“西湖善礼”数字激励行动。整合和提升西湖景区现有数字化平台资源,全面记录“西湖善客”的公益慈善行为,打通西湖景区慈善人“绿色通道”,推出“西湖善礼”。根据慈善数据,颁发最美“西湖善客”勋章和免费乘坐环湖观光车、免费乘坐西湖船舶等,把尊重慈善人的机制在西湖景区生动实践。
答记者问:
问:杭州市是全省唯一的慈善信托专项试点改革城市。请问杭州市在推进慈善信托改革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具体而有效的举措?
答:市民政局:近年来,市民政局通过专班运作、制定方案、改革联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慈善信托发展路子,为慈善信托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一)多维度推进,引领慈善信托新发展。一是对接浙江政务服务网,全面简化慈善信托备案流程,提供慈善信托备案组团服务。二是鼓励慈善信托发展,连续4年保持慈善信托财产规模亿元以上的较大体量增长。三是制定《杭州市慈善信托工作指引》,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二)全链条创新,打造信托改革新样板。一是出台《关于通过慈善信托方式开展公益性捐赠的通知》,有效地解决了信托机构作为单一受托人无法落实委托人(捐赠人)税收优惠难题。二是出台《关于做好不动产慈善信托工作的通知》,鼓励创新实践,在杭州桐庐成功设立了全国首单不动产所有权慈善信托。三是出台《 杭州市慈善信托评估指引( 试行)》,对慈善信托受托人及项目精准评估,保障慈善目的实现。
(三)立体化监管,构建信托管理新模式。一是加强慈善信托数据共享,对慈善信托存续量、收益量等4项数据实时调用,提升监管效率,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强化预警机制,确保受托机构按时提交慈善信托有关事项年度报告,增强责任意识。三是建立慈善信托数据监管模型,引导慈善信托加大支出力度,形成有效激励。据统计显示,目前杭州市慈善信托年均支出受益人数超30万人次,走在全国前列。
(四)宽领域深化,探索信托体系新路径。一是拓展委托人类型,吸引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多方参与,全市已有67家慈善组织参与设立信托,推动规模化发展。二是首创“乡村振兴联合体+专项基金+慈善信托+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的集成模式助农增收;首创了政府主导+龙头慈善组织引导的慈善信托机制助力共富,已撬动投入慈善资金6000余万元。三是在财产类型上,首创了全国第一个股权慈善信托,为慈善信托财产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问:慈善景区创建中提到的形成具有景区特色的慈善旅游线路,请问西湖景区慈善旅游线路是如何打造的?
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今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挖掘梳理了西湖景区内慈善旅游景点18处,发布了首条慈善旅游线路,串联起西湖善客驿站·柳浪闻莺、杭州西湖苏东坡纪念馆、春风行动爱心碑、湖滨圣塘闸白公送别雕塑4个景点,推出了首条慈善旅游线路打卡体验活动,得到了市民游客的积极参与。
下一步,西湖景区将依托慈善旅游景点,重点做好善人善事故事整理、旅游线路手册制作、慈善文化宣传体验等工作。一是串联推出多条特色慈善旅游线路。根据西湖环湖的慈善旅游景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慈善线路,制作旅游路线手册,供市民游客参观游览。二是开设慈善文化展览。依托西湖景区善创空间、慈善文化基地等阵地,开设西湖人文善事展览。三是开展特色体验项目活动。面向市民游客,推出系列特色慈善旅游线路打卡体验等互动项目,助力慈善文化故事传播。
问:刚才方案里提到了要重点打造西湖善客驿站,请介绍一下西湖善客驿站具有什么功能?
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西湖善客驿站是西湖景区坚持党建统领,驱动“党建+旅游+慈善”共生发展的有形阵地。2010年8月,柳浪闻莺微笑亭建立,成为杭州市第一个固定独立式纯公益服务平台。微笑亭365天全天候为市民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文明劝导、交通引导等四大类常态服务和包括轮椅、手机充电、医药箱、热水等十六项公益志愿服务。
2021年,志愿服务微笑亭新增党建文化内涵,升级为环西湖党群驿站(志愿服务微笑亭)。2024年,西湖景区进一步扩宽环湖党群驿站志愿服务和慈善公益内涵,推出西湖善客驿站(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飞来寻踪)三家,引入杭州市慈善基地、竹书鸿工匠志愿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入驻,常态化开展慈善文化主题活动、守护儿童远离烧烫伤、净水计划等慈善公益项目。
下一步,西湖景区将重点环湖打造6个“西湖善客驿站”。一是开展特色慈善公益和救助项目活动。围绕西湖景区治水、治乱、治污、治绿、治堵等重点任务,每年推出一批公益服务项目,为市民游客提供多样化志愿品牌服务。二是开展“西湖Thank you 我们的朋友”活动。每年夏季为市民游客、一线工作者送上免费特色凉茶、提供高温清凉物品等。三是开展“西湖Thank you 我们的节日”活动。每年节假日期间,为市民游客、一线工作者提供节日特色小食。
问:请具体介绍下“西湖善购”流量聚善行动中的“西湖消费捐”将如何推进?
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西湖风景名胜区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近3000万人次。在这一背景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推出了“西湖善购”流量聚善行动,围绕“经营+慈善”理念,探索“西湖消费捐”,依托西湖景区内爱心企业、商户等,以消费捐的形式开展慈善项目筹款。
该模式得到了多家爱心企业和商户的支持和参与,目前西湖景区已联合杭州楼外楼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西湖游船有限公司、景区资产经营集团公司,启动西湖消费捐慈善筹款,并推出东坡肉、叫花鸡、西湖龙井冰淇淋、东坡学士饮用天然泉水等消费捐爱心商品4款。
下一步,西湖景区将通过以下举措推进“西湖消费捐”落到实处。一是打造特色慈善商品。对接爱心企业、商户推出具有西湖景区特色的“慈善商品”,“慈善商品”的消费收入按比例定期捐赠至西湖景区慈善总会,用于慈善事业发展和救助帮扶。二是开展公益市集活动。联动爱心企业、商户定期开展特定主题的公益市集活动,市集消费收入按比例捐赠至西湖景区慈善总会。三是搭建慈善爱心商城。探索“西湖消费捐”爱心商城,上线消费捐爱心商品,市民游客每购买一笔爱心商品,便可获得一定爱心积分,爱心积分以后可用于慈善文创产品或西湖旅游福利等兑换,全面记录“西湖善客”的慈善数据,打通了西湖善客“绿色通道”,把尊重慈善人的机制在西湖景区生动实践。
问:请问,针对即将到来的9月5日“中华慈善日”,杭州市将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弘扬慈善文化、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答:市民政局:杭州市已连续多年举办“钱塘善潮”嘉年华系列活动,推进慈善文化传播持续走深走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于今年9月5日正式施行,杭州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组织并升华“钱塘善潮”嘉年华系列活动:一是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鼓励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组织广泛参与慈善事业,大力发展社区慈善,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二是打造“一区(县市)一品牌”。积极创新载体、模式和办法,让慈善可持续发展更有活力。如西湖名胜区的“全国首个慈善景区建设”、余杭区的“慈善音乐节”、临安区的“乡贤慈善颂”、桐庐县“一块做好事”、淳安县的“我在千岛湖有条鱼”等都非常有特色,我们将持续跟进,进一步提升社会参与力、影响力。三是推出“成长幸福包”。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紧扣生活帮扶、心灵对话、助学成才、关爱陪伴、安全教育等内容,让慈善阳光温暖每一个需要关爱的角落。四是发布上市企业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榜单。引导上市企业进一步将战略慈善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ESG)重要内容,形成战略慈善与企业发展双向奔赴的良好态势。五是上线“慈善共富服务专区”。充分发挥电商平台资源作用,搭建慈善参与规则、运作机制,引导一批有爱心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不断丰富慈善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