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04/2024-27505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8-28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商务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陆佳伟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振夜间经济,打造不夜天堂,助推杭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20号)提案已收悉。经我局研究、主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夜间经济的发展。杭州已成为夜间消费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夜间消费额约占全天消费额的一半, 并逐步上升。2023年,在大力发展夜经济方面也是开足马力,多措并举。
一、打造“不夜天堂 乐购杭州”品牌
(一)发布政策。2023年6月,我局发布了《关于打造“不夜天堂·乐购杭州”的实施方案》,方案自2023年7月25日起施行。方案指出,从做热夜间经济、激活夜间购物、打造深夜食堂、提升夜间文化等方面繁荣杭州夜间消费,支持打造新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争创国际新型消费中心城市。
(二)消费地标效应凸显。挖掘并发布了包括上城区湖滨步行街、拱墅区武林夜市、西湖区0101PARK、钱塘区金沙湖商业街、建德市寿昌909夜市等10大夜地标。这些夜地标分布在杭州市的各个区域,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杭州丰富多彩的夜间经济景观。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杭州各大商业项目共引进252家首店,其中全国首店31家,浙江省首店67家,杭州首店品牌的次级较高。推出运河映巷等7条省级高品质步行街、长河老街等4条省级商业特色街和新天地商圈等2个市级示范智慧商圈。28家商业项目总销售额达到了740.13亿元。其中,18家销售额呈现增长态势,杭州大厦、杭州万象城、湖滨银泰in77稳居前三,均突破百亿。西湖区和滨江区获评2023年度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
二、数字文化赋能,构建多元化业态
(一)丰富夜间集聚型消费业态和场景。我市培育夜购、夜游、夜娱、夜宴、夜学等10大夜间消费场景100个示范点位,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响“不夜天堂·乐购杭州”城市夜消费品牌。与高德地图联合发布《杭州夜间经济消费电子地图》等,全方位、多角度促进我市夜间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22年底评定的包含湖滨商圈、武林路夜经济集聚区等10个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夜间消费占全天比重由2019年的45%上升至55%左右。
推动杭州新天地活力街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西湖区天目里和千岛湖啤酒小镇创建浙江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积极打造覆盖街区、文体商旅综合体、旅游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特色小镇等全方位的主客共享的高品质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空间。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个。
(二)打造一批有特色的老字号集聚区。首先是打造一个“老字号直播古镇”新样板。以滨江区长河古镇为载体,以直播赋能为基本手段,借力各大直播平台的流量支持,开展“老字号+古镇+直播”的系列活动,吸引更多的优秀老字号入驻长河,联合滨江区人民政府和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做好古镇建设发展工作。其次是全面提升一条中华老字号特色街。协同上城区政府及相关单位,优化“中华老字号第一街”——清河坊的环境,出台针对老字号的优惠政策,提升优质老字号品牌在该区域的入驻比例,结合节气、节日举办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品牌活动,加大宣传,促进街区老字号与杭州旅游融合发展。
(三)打造“时尚潮”城市休闲产品。扶持茶叶、丝绸、工艺美术、中药等传统经典产业历史遗存、生产场景和其他相关内容转化为旅游产品。以中国传统制作技艺及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为契机,做强“茶文化体验之旅”。做优“杭州味道”美食品牌,打造具有知名度的美食IP和美食地标旅游产品。加强城市商业体系、社区生活场景等存量资源与旅游结合,打造地标性商业旅游产品。提升杭州城市漫步品牌“city walk”影响力,打造常态化新型旅游休闲产品。支持市场主体推出更多“夜演、夜宴、夜宿、夜游、夜购、夜娱、夜读”等夜间休闲消费产品和活动。
三、聚焦重点领域,完善夜间经济配套
(一)开放“外摆”。2023年,我局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相继发布“外摆新政1.0版、2.0版”政策,放宽外摆条件,在市级及以上智慧商圈、商业特色街、夜间经济聚集示范区等区域,加大对商业外摆、户外文化商业活动(户外促销)等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支持做优传统夜市、举办夜市主题活动、塑造夜集市品牌、开展主题直播等活动,助力繁荣夜间消费场景。截至目前,杭州已经有97个商圈明确放开了外摆。
(二)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4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目标任务,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增加夜景经济等篇章,以亚运夜景成果为基础,利用大数据、AI、互联网等技术,加强沉浸式互动灯光建设,将景观照明从商业大街延伸至小街小巷,通过微更新、微创新,增强小街小巷景观照明的吸引力,做到小投入、大产出,激活城市不同空间的经济活力。
四、开展夜间促消费活动,扩大夜消费品牌宣传
(一)开展丰富夜间消费惠民活动。联动13区、县(市)陆续开展亚洲消费季、“不夜天堂·乐购杭州”仲夏夜嘉年华、“双百迎春·乐购杭州”新春消费季等系列惠民促消费活动,评选百家“夜食堂”,联动高德推出“夜消费打卡点位”的定向打车优惠券包等,营造浓厚夜消费氛围。近期在武林广场举办的“味美浙江·食在杭州”美食展四天活动人气火爆,13区、县(市)总销售额近100万元,尤其夜间消费占比超过了65%。推出多项夜间文旅消费惠民活动,如举办“杭州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特惠夜游活动”,支持发动宋城、清河坊文化街区、新天地活力街区、滨江星光大道、天目里等文旅集聚区推出丰富多样的夜市、夜演、夜购等特色活动,与银联浙江分公司举办夜间文旅消费云闪付特惠活动。通过举办高频次、沉浸式的夜间体验活动,持续扩大文旅集聚效应和消费活力。
(二)持续开展夜消费品牌宣传。联动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对杭城十大夜地标、十大夜消费场景和百个示范点位展开系列宣传,长河老街、玉鸟集等多个杭州夜消费场景、新型业态作为全国新消费典型登陆央视新闻联播。通过亚洲媒体采风团和“百城千屏”,以直播、体验报道、短视频、百个城市的1000块数智互动屏同步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杭州夜间消费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持续培育文旅爆款。连续举办“杭州奇妙夜”“杭州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杭州户外休闲节”等活动,并陆续推出各种特色的夜间文旅市集,其中29个入选省级重点文旅市集培育库。尤其是“杭州奇妙夜”,吸引了上海、宁波、南京、成都、苏州、开封等12个城市文旅部门、南京博物总馆等10个博物馆前来参展,创新打造亚运和宋韵“双 YUN”融合奇妙空间,成为市民游客近距离感知宋韵历史,浸润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3天时间,共吸引线下参观市民游客95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4511.24万元。杭州奇妙夜还在建德、富阳分别设置“风起宋潮·奇妙‘夜’严州”“莲花古城·步步新登”分会场活动,各色非遗手工、文化大赏、美食夜游、沉浸演艺等活动将奇妙夜体验延伸遍布杭城各处。
五、下步举措
(一)促进“演赛展商旅”联动,打造“赛会之城·购物天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若干措施,通过“演赛展商旅”联动加快我市夜经济发展。如:通过政策激励吸引行业知名的演艺、体育、展会主办企业及经纪机构落户杭州;对大型演唱会音乐节、重大体育赛事、大型展览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与文旅局联合发放“杭州文商旅消费卡”,打造一站式“演赛展商旅”服务线上平台,对通过注册在杭的票务机构来杭观演、观赛、观展的观众,发放一张“杭州文商旅消费卡”,集成餐饮、住宿、交通、景点、购物、文娱等便利服务。鼓励利用演赛经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购物平台,营造消费新场景。支持演艺、赛事进景区、进商圈、进街区活动,促进文旅、体育、商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消费链条。对评定为市级金牌演艺示范项目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支持市场主体推出夜演、夜秀等更多夜间休闲消费产品和活动,促进夜间消费。
(二)支持发展夜间餐饮。积极为演艺、赛事、展会经济提供特色鲜明、集约便利的夜间餐饮服务。支持重点城区分别打造一条夜间餐饮集聚示范街区,对符合标准条件、验收合格后获评首批示范街区的,给予主办单位最高20万元支持。积极推动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对重点餐饮企业给予一定支持。
(三)优化商业外摆管理。接下来,我局将会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抓好“外摆新政1.0版、2.0版”政策落实。对省级及以上示范智慧商圈、文旅消费集聚区和首批夜间餐饮集聚示范街区,落实打造夜消费集市、文化艺术展演点、特色售卖点等举措,并根据试点运行情况视情拓展范围。
(四)优化夜间经济服务保障。优化步行街、核心商圈等夜生活集聚区及周边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在周边区域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客点、公交夜间班次等。加强夜景氛围营造,做好商业集聚区、夜景旅游景点、标识指引等夜景灯光保障及路径引导工作。
(五)构建矩阵加大对夜经济的宣传。我市将继续构建宣传矩阵,对夜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进行持续的挖掘和宣传,开展夜间消费集聚区的挖掘与打造,多维度、多平台、多形式地推广和扩大杭州夜消费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特此反馈。
(联系人:韩荣;电话:85257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