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04/2024-27506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8-28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商务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鲍雄亮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小修小补”经营业态回归,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功能品质的建议》(滨江16号)已收悉。感谢对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建议中提出的设置社区固定服务驿站、打造“杭商匠铺”特色品牌、上线“小修小补”便民生活地图、传承“小修小补”工匠手艺文化的建议,对进一步推动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局高度重视该人大建议,经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杭州市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积极完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多层次、全方位服务功能,畅通便民生活服务毛细血管,打造同心圈、烟火圈、文创圈、韵味圈、商务圈等多圈融合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牵头起草全国首个未来社区商业省级标准《未来社区商业建设及运营规范》,优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布局,增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供给,以更加完善的业态布局、更加智能的生活体验、更加多元的服务场景、更加温暖的便民服务、更加贴心的管理服务,在高质量发展中深入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目前存在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理念的更新,“小修小补”的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市场供给随市场需求变化,逐渐减少。二是随着城市迭代更新,“小修小补”的生存空间逐步被压缩,路边摆摊的方式不可持续,而城区店铺的房租成本、运营成本逐年增高。三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生活成本、运营成本、盈利模式等),从事“小修小补”行业的工匠无法在城区生存,逐步流失。四是杭州没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相配套的政策支持,针对“小修小补”的单项政策支持也没有。
为此,我局将联合有关单位,充分吸收借鉴人大建议中提及的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动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
一是科学优化布局。加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整体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规范管理。在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以便民利民为宗旨,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空间,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理念,充分整合各类服务设施和业态资源,根据居民需求为居民提供“针头线脑”“小修小补”等便民商业“一站式”服务。
二是聚焦数字引领。构建信息系统,以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试点为突破性抓手,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数字生活服务中心,构建智慧社区信息系统。促进模式迭代,引导第三方技术服务商把大数据应用到开店布局、进销存管理、物流配送、商品追溯等各个环节。探索创设“便民生活”小程序,提升智慧生活幸福感。“数字+超市”构建生活服务新生态,“数字+市场”推进智慧服务大提升,“数字+配送”打造社区便民自提点。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激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运营单位创新热情,鼓励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创新发展,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布局优化。结合《未来社区商业建设及运营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制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政策。优化商务产业链政策,针对商业设计布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运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便利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特色明显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运营单位,进行政策奖励。积极争取将“小修小补”业态经营纳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工作和商贸服务业发展中,在房租、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定期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布局学习交流活动,“以点带面”地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布局全面开花,形成以新服务、新消费牵引共同富裕的典范。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汪凯骏,电话:8525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