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4-2742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05-29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建议》(萧山14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国资委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工作进展情况
未来社区是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从宏观谋划到微观落地的变革抓手、集成载体、民生工程、示范成果。近年来,我委坚决贯彻省市决策部署,持续发挥统筹牵头作用,会同各区、县(市)及市级有关部门,主动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稳步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杭州未来社区创建数量第一、建成数量第一,引领型未来社区数量第一,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数量第一,取得了“四个第一”的优异成绩。
二、关于“优化普通型未来社区的市级奖励补助方式,提高引领型省级验收的通过比例”的建议
(一)已开展工作
1.优化市级资金奖补办法。2022年,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杭州市城镇未来社区创建市级专项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杭建房〔2022〕36号),对成功创建省级、市级未来社区项目进行分级分类奖励。随着未来社区建设进一步提质扩面,迈向全域,创建数量远超预期,市级财政安排的12亿元奖补资金难以覆盖2022年—2024年的创建计划。我委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提升奖补预算,2023年安排预算3.5亿元,年中调整增加1.24亿元。同时,及时调整资金奖补政策,适时出台了《关于〈杭州市城镇未来社区创建市级专项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确保已创建社区均可以享受到奖补资金。
2.积极争取引领型比例。2023年,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完整社区)验收办法》(试行),对各设区市采取按比例推优制方式参与引领型未来社区评选,其中各设区市的引领型未来社区比例由省专班根据各地区创建情况综合确定。在2023年下半年的第四批省级未来社区验收中,我市共73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引领型未来社区数量33个,引领型比例为45.2%,全省第一。
3.着力打造亮点示范。我市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精品频出、亮点纷呈,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最新典型示范项目,多个未来社区入选住建部、省级优秀案例库。例如翠苑一区未来社区、崇文未来社区等14个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工作入选浙江省2023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德胜未来社区和市北未来社区入选第四批未来社区验收优秀案例名单;红梅未来社区、振宁未来社区等38个社区入选2023年度杭州市党建统领未来社区建设“最佳案例”名单。我市在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中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省未来社区建设和全国完整社区建设提供了杭州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建委将继续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强化从申报创建阶段到验收运营阶段的全流程工作督导,加强与省专班和市级财政部门的工作对接,充分理解和落实省级要求,积极争取奖补资金,进一步提高创建质量和引领型比例。
1.积极争取资金,强化要素保障。我委将继续与财政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融合发改、民政等各条线专项工作资金支持,在场景建设中统筹用好各条线的奖补资金。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探索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空间换服务等方式破解资金难题,通过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为推进我市未来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24年市财政局安排预算5.49亿元,用于改造项目和未来社区创建相关工作。
2.强化工作督导,提高创建质量。切实发挥专班牵头抓总作用,压实属地责任,提升部门协同联动水平。进一步加强对街道和社区的指导力度。扎实做好方案编制备案工作,严格把好方案评审关,切实提高方案质量。开展创建工作培训与经验分享会,提升基层社区对创建理念、创建要求的理解和自转力,进一步提升未来社区建设水平。加强对各地工作完成情况的调研督导,对问题突出的地方要及时通报、深入指导,确保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力度,打造示范案例。我市城镇化水平高,社区建设基础好,未来社区创建数量多、质量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建委将进一步加强创建经验总结,开展第二批杭州市党建统领未来社区建设“最佳案例”评选工作,力争有更多项目入选住建部、省级案例库。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的沟通对接,宣传我市未来社区创建经验做法与实际成效,积极申报承办各类未来社区实践论坛或专题现场会。
4.加强推进落实,提升引领比例。及时掌握和传达上级要求和最新工作动态,围绕《杭州市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省、市工作要点确定的工作目标,抓紧抓好各项创建任务的推进落实,同时与省专班加强沟通,力争提升我市引领型未来社区比例,让更多社区列入引领型未来社区名单,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基本单元落地生效。
三、关于“市级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解决未来社区联动老旧小区改造‘空间挖掘难’问题”的建议
“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老旧小区中设施和空间缺乏也是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需要面临的关键难题,我委与有关部门大力合作,摸清社区设施底数,有针对性地开展补短板行动,积极出台政策,有力破解改扩建用房“办证难”问题,向解决未来社区联动老旧小区改造“空间挖掘难”问题迈出了关键步伐。
(一)已开展工作
1.摸清底数补短板。近年来,我委对全市1248个社区开展了公服设施专项体检工作,形成社区体检指数,并以此开展补短板行动,优先将公共服务能力评价指数排名后10%的社区纳入补短板行动计划,形成“调查—评估—提升”的动态闭环。
2.多措并举挖空间。通过拆除既有低效建筑、腾退老旧小区闲散空间、整合社区用房、产权置换、征收改建等方式,着力增加老旧小区“一老一小”服务设施供给。
3.制度创新促落实。我委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力配合,打通政策上的堵点难点,出台了《杭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权办理办法(试行)》,解决了基层反响强烈的改扩建用房“办证难”问题,不断提升老旧小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此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出台了《杭州市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24〕2号),允许利用存量房产等空间资源发展国家、省、市支持的产业和行业,享受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关注老旧小区改造“空间挖掘难”问题,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老旧小区挖掘空间和新增服务设施的工作路径,为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补齐补强提供政策保障。
1.迭代开展城镇社区专项体检。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动态更新,规范准确完成设施情况填报核验,确保社区体检指数达到验收要求。
2.持续开展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明确全年补短板项目计划,原则上将上一年体检评价指数排名后10%的社区全部纳入当年补短板行动项目库,并根据补短板方案,加快开展项目建设,强化进度监督。
3.高标准打造“一老一小”场景。结合未来社区创建与补短板行动,开展城镇社区“一老一小”场景打造,落实卫健、民政等相应条线要求,打造数量多、质量优、内容全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
4.协同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协同发改部门开展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建设,将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建设与未来社区建设相结合,加快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嵌入社区,补齐硬件短板,提升保障水平。
四、关于“市级层面从刚性层面加强规划传导,将社区5-15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细化落实到土地出让条件中,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集成落地”的建议
(一)已开展工作
为进一步适应公共服务发展新要求,市建委配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修订《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形成“10—15分钟、5分钟、地块”三个层级配置体系,并在单元详细规划编制中进行了落实,单元详规批复后将传导至地块规划条件,有效补齐配套短板。
(二)下一步工作
1.协同完成社区建设立法工作。当前,省建设厅正在起草《浙江省城镇社区建设条例》,以落实未来社区和完整社区建设理念以及城市更新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城镇社区建设体制机制。我委将协同配合,推动《条例》尽快落地,为未来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依据支撑。
2.强化方案审查。对新建社区规划设计方案,依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和《浙江省未来社区(完整社区)验收办法》(试行),强化方案审查工作,督促实施单位在方案阶段就落实未来社区建设理念,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集成落地。
3.探索长效运营。挖掘和打造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社会责任感强、服务多元化、业主黏性强的本土化社区运营品牌。鼓励开展强社惠民改革,整合街道资金、资产、资源,扩大“大物业”服务试点,提升社区自我造血能力,进一步降低未来社区运营对财政的依赖。
感谢您对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房开处 文志平
联系电话:0571-85254225 传真:8525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