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 ||||||||||||||||
时间:2024-05-28 16:36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浏览次数: | ||||||||||||||||
《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期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创建碳达峰试点城市是我市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攀登行动的重要体现。经过积极争取,2023年11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为落实国家和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杭州市数字、科技和制度三大优势,创新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路径,积极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制定本《方案》。 二、起草思路 (一)深刻把握试点要求明确创建总体思路。《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开展试点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此,《方案》提出了“3+10+7+7”的总体创建思路,即:围绕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制度创新示范区等 3 大定位,依托科技创新,开展数智赋能、能源低碳转型、区县市达峰示范等 10 大攻坚行动,推进碳排放核算制度等 7 项制度创新,实施 7 大碳达峰重点工程,积极探索产业轻量型城市碳达峰路径。 (二)立足实际明确试点定位。结合实际,提出试点城市3大定位,即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制度创新示范区。数智赋能标杆区,重点是谋划打造“1个能源双碳智慧大脑、N个应用场景”的“双碳”数治体系。科技引领样板区,重点是加快打造“双碳”技术研发策源地、“双碳”科研平台集聚地、“双碳”成果转化首选地等。制度创新示范区,重点提出 7 方面政策创新安排。 (三)突出特色明确试点“四梁八柱”。基于“在重点领域进行制度突破,在全国全省引领示范”的考量,梳理提出支撑试点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即7项重大改革(制度)清单和10大标志性工程清单,其中:7项重大改革(制度)清单包括推进绿色低碳重点领域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探索项目碳评制度、打造绿色低碳公共交易平台、打造“杭碳”绿色金融品牌、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创新、完善“杭碳”标准等,10大标准性工程包括“1+N”“双碳”智治体系建设工程、“光伏+”推广工程、城市更新工程、“双碳”成果转化首选地工程、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建设工程、“绿富美”协同增效建设工程、新型供能园区建设工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减污减碳协同创新试点工程、“人人+”低碳品牌打造工程、“循环减碳”减设工程等。 (四)以项目保障《方案》落地落实。《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要求的试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为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方案》提出了 7 个方面重大工程,谋划储备项目 91 个。 三、《方案》主要内容 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全民行动、重大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 7 个部分内容。 (一)总体要求。重点是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和制度三大优势,围绕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和制度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有利于数智治理体系,建设破解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瓶颈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政策制度体系,打造“兼顾城市发展、突出创新引领、媲美国际先进”的全国碳达峰试点杭州样板。 (二)主要任务。包括“双碳”智治架构体系、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交通多侧协同低碳转型、能源低碳转型、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节能提效、资源循环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汇能力巩固提升以及区、县(市)达峰示范行动等 10 大攻坚任务。 (三)科技创新。包括打造“双碳”技术研发策源地、科研平台集聚地、成果转化首选地、夯实“双碳”科技人才根基等 4 方面任务,助力构建集研发、验证、转化为一体的市场化科技创新体系。 (四)制度创新。包括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探索项目碳评制度、探索城市更新机制、探索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认证体系、打造“杭碳”绿色金融品牌、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等 7 方面。 (五)全民行动。包括打造“双碳”科普品牌、实施“人人+”低碳行动、推广绿色产品服务认证、加强碳排放信息披露、强化干部“双碳”教育培训等 5 方面。 (六)重大工程。梳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等 7 个方面 91 项重大工程。 (七)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经验总结等 4 方面。 四、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 五、有关注意事项 前发文件与本方案不一致的,以本方案为准。 六、关键词解释 1、绿电:指的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因相较于其他方式(如火力发电)所生产之电力,对于环境冲击影响较低。绿电的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中国主要以太阳能及风力为主。 2、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后,都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燃料。 3、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主要任务,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4、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5、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碳足迹的计算涵盖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运输、最终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这种全面的评估方法使我们能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七、施行时间 本《方案》自2024年6月22日起施行,由市发改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八、解读单位 解读单位: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解 读 人:曾东城 政策咨询电话:8525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