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时间: 2024- 03- 14  11: 18       来源: 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2023年,杭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主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杭州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杭州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1—2022)》中总分位列全国百个城市第二,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指标得分位列全国第一。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实施《2023年杭州市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方案》,不断提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覆盖面、精准度。全域联动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杭州作为综合候选地区被推荐至中央依法治国办。出台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市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共性+个性”清单等文件,将市管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纳入市委组织部培训计划,全覆盖开展新任市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上学法考法等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工作,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制定法治杭州建设考核办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统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工作,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成功举办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全面部署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系统推进五大环境建设。制定实施《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构建增值式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建设“政策超市”。深化准入准营、企业市内跨区迁移等“一件事”集成改革,开办企业“无感监测”达到全省最优值。拓展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应用范围。出台关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确定全市首批22个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2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省级重点目录。10个项目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平台经济法治化保障机制”等2个项目获评全省法治建设主动融入三个“一号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典型案例。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市政府制定规章7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7件。在全国率先立法规范网络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接受央视《新闻1+1》栏目专题采访。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全市5个项目获评全省揭榜挂帅项目典型案例。组织开展涉营商环境文件清理,废止和修改市政府规章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96件。对185件文件、协议、重大决策等开展合法性审查,对286件区、县(市)及市级部门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保障行政决策合法性。开展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全覆盖建成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改革以来审查各类事项2.3万余件。

(四)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行政赋权事项审核,赋权事项实施率达51.6%。率先打造行政裁量权“1+8”多元基准体系,实现综合执法领域“首违不罚”全覆盖。开展行政行为案卷质量提升行动,下发工作指引,发布行政执法“示范优案”“典型差案”。在全省率先出台行政执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及平台经济执法、涉企多头重复执法、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综合行政执法着装规范等专项监督。完善“行刑衔接”执法监督系统,该系统获评浙江省“数字法治好应用”。

(五)深化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建设,研发“浙里调解”应用并在全省上线。深化律师调解市场化试点,专职律师调解队伍覆盖主城区所有法院,律师调解“1+60”机构全部入驻中国(杭州)知识产权· 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2023年,全市调解组织化解纠纷92万余件,12家单位、21名个人获评全国、全省调解工作先进,市场化调解工作在全省调解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信访导入行政复议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行政复议员任命与分级管理做法、“浙里复议数智应用”等在全省推广。打造22个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企业复议后案结事了率达到94.2%。建立全市行政案件闭环化解“一件事”机制。

(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社会基础。开展“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召开重点普法责任单位履职评议会。编制公民法治素养基准地方版和快递从业人员等四类特定群体法治素养基准行业版,构建市域公民法治素养基准“1+X”体系,相关工作在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开展“法护营商”律师服务年活动,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覆盖超170万家市场主体。海外华人远程视频公证服务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首个车位使用权公证备案平台上线运行,全省首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告知承诺公证等创新服务获企业好评。举办全市第二届“十大法治实践”、首届“普法达人”选树活动,浓厚全域法治氛围。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部分单位法治机构、法治力量配备还不到位,乡镇(街道)执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综合执法改革后,业务主管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之间还存在职责不清、协同不畅问题。

(二)依法行政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少数部门行政行为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难以实施类型化监管,法治督察考评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还需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程度还不够高。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有待进一步扩面延伸。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重要法律法规。市委主要负责人在《民主与法制》发表法治杭州建设的署名文章。市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召开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会,担任创建工作协调机制总召集人,全域动员、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就法治政府建设作出批示,听取汇报。市政府聘请新一届法律顾问,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法律顾问颁发聘书。市政府常务会议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专题学法4次。市政府和35家政府部门负责人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及依法履职情况,推动问题整改。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主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迭代升级。紧抓“关键少数”强化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深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探索出台行政复议工作地方标准,优化信访导入复议机制。持续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复议监督、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联动配合,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以深化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放大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蝶变效应。实施政务服务、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行动。推进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行政裁量权多元基准体系建设,规范执法裁量权行使,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权益。强化涉外领域法治供给,健全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融合、有机衔接的国际商事争端“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加快建设一批一流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加快杭州国际仲裁院建设。

(三)以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夯实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基础。建立基层法治联系点,发挥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行政执法监督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联系点、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等站点作用,畅通渠道,及时收集回应群众需求,推动法治问题闭环解决。推进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深化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实体化运行,提升县乡两级审查能力。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完善基层执法体制机制。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