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49492940/2024-004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2-19
发布单位: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应急管理
余杭区打造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余杭样板
时间: 2024- 02- 19  15: 33       来源: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余杭区以打造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余杭样板为目标,实现应急指挥“一张图”、预警叫应“一键达”。截至目前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进度达96%,全区各应急指挥场所全面达标、值班值守队伍更加专业、应急指挥数字化有效支撑、综合预警信息发布及时精准、应急指挥保障坚强有力、应急联动机制全面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快速高效,推动应急指挥综合化、高效化、远程化、立体化,全面提升全区综合应急指挥能力。

一是夯实基础,巩固值班值守根基。夯实责任墙,做好组织保障。成立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与作战图,专人负责,实体化运作。扎紧制度墙,制定健全的值班值守制度。制定《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值班手册》《余杭区应急管理局突发灾害事故应急指挥工作指引》等规章制度,明确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工作职责、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做到制度、职责上墙,台账资料留档。筑牢队伍墙,打造专业化值班值守队伍。落实专业化值班,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辅助团队的服务形式,实行值班值守人员由带班领导、值班员、辅助人员组成的联合值班模式,保证值班值守质量。并开展专常化培训工作,完成每月应急联动值班值守培训;完成“强素质、转作风、保亚运、争先锋”等重要节假日和重大会议活动前的专题培训;完成单兵、布控球、卫星便携站设备应用等业务培训。

二是提质增效,加快应急指挥协同。统筹归集,建立预警快速叫应机制。实现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险、企业安全风险等多灾种数据整合和风险识别,不同灾种预警信息的快速有效汇聚。搭建市到乡镇、县到村的临灾预警快速叫应机制,接到高级别预警信息后,直接“叫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街道)负责人,实现预警信息“一键达”。同时针对强降雨、雷雨大风、山洪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不同类别预警信息,制定叫应方案。互联共研,推动应急联动实战化。做到部门联动,形成以公安、消防、应急、卫建、住建等为主要单位的应急联动领导组织和调度体系,完成与区消防救援队伍共建共用应急联合指挥平台。做到上下联动,畅通应用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援系统,发生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启动相应机制,会商研判、指挥调度,紧密配合,高效处置。做到区域联动,落实杭湖四区县突发事件应急联防联动联控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应急联动区域合力量。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推进应急联动工作实战化。精准传达,构建纵向到底预警网络。依托“14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成与社会治理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区、镇、村三级扁平化应急联动体系,确保预警信息快速传达到户到人。实现通过应急广播系统向受影响区域群众特别是台风洪涝灾害多发易发区域群众全覆盖广播,打通灾害预警 “最后一公里”。

三是科技赋能,打造“数智”化应急指挥平台。共享共用,应急指挥数据全面化。完成全区公安、自然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海事、气象、消防、林业等部门业务系统及信息数据汇集,集成加载辖区救援力量、救援物资等应急数据,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共用,做到应急指挥“一张图”。科技增效,应急指挥系统模块化。建成综合性应急指挥系统,拥有信息收集、风险研判、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应急指挥功能模块,融合危化品监管、森林防灭火监测、防汛防台在线等各类应用场景。精准布控,应急指挥可视化。完成全区12个镇街偏远乡镇单兵/布控球配备100%全覆盖,梳理归集化工园区、多灾易灾乡镇高空视频,实现相关音视频数据联通共享。

四是严标细配,加强应急指挥保障力量。场所标准化建设。设立标准化应急指挥场所,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满足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硬件高配置保障。应急指挥大厅配置大屏显示系统、音频系统、应急通信网络、融合通信等业务应用系统,以及智能控制管理系统、UPS后备电源等子系统。做到电源、音视频、电脑主机等双备份,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稳定性、实战性和可靠性。技术团队专业保障。与运营商公司签订可视化调度服务项目,落实技术队伍力量,确保 24 小时应急指挥调度技术支撑服务保障。确保汛期暴雨、台风等各类恶劣环境下维持应急指挥中心正常运转,建立重点时期电力、通讯保障机制,同时引入电力、通信运营商等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