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在“两头乌”政策的制定、发布和落地中坚持扩大公众参与、定向精准发布、有效宣传解读,着力提升政策精准度、知晓度、执行度,推动“两头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政策制定,强化意见征集,确保政策精准
(一)锚定需求侧深入调研,形成企业需求清单。成立市“两头乌”专班,把意见征集作为政策制定头等大事。为保障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政策制定团队深入生产一线与“两头乌”生产经营主体交流、座谈,共召开座谈会3次,点对点意见征求30余次,收集企业生产经营需求20余项,梳理形成企业需求清单。
(二)围绕供给侧充分论证,形成政策供给清单。一是广泛收集政策样本。政策制定团队先后赴北京、湖南宁乡、重庆荣昌、西藏林芝等全国13个地区收集历年来的支持政策,拓宽思路。二是充分研究论证。承接吸收科技、商务、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前期已出台的支持政策,根据市场主体需求进行查漏补缺,形成可承接、可实施的主体支持政策。
(三)做好公众侧意见征集,积极扩大社会参与。政策文本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积极予以采纳吸收,在此基础上,按照少而精、有用管用的原则,形成支持“两头乌”、金华火腿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各10条。
二、聚焦政策发布,强化解读宣传,确保政策透明
(一)强化条线宣传,精准推送政策。召开“两头乌”产业振兴推进大会,邀请“两头乌”企业以及产业专家人才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大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宣讲政策。
(二)强化面上宣传,广泛推送政策。政策出台后,迅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市领导解读政策并对社会关注问题进行解答;同时,组织新华社、央广网、浙江日报等20余家媒体进行采风和深入报道,信息浏览量超40万次。
(三)强化定向招引,靶向推送政策。面向北京、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组织10余场“两头乌”全产业链推介活动,面向重点企业、投资机构靶向宣传政策,已精准吸引绿城服务、浙江青莲等龙头企业参与投资发展。
三、聚焦政策实施,制定操作指引,确保政策落地
(一)配套操作指引,提供增值服务。出台《关于支持金华猪(金华两头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指南》,进一步明确申报程序、操作流程,并通过门户网站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梳理国家、省、市三级产业扶持政策,编写《金华市区两头乌产业振兴政策汇编》,结合“田间七日”“三联三送三落实”等活动为各类主体提供贴心服务。
(二)保证阳光操作,促进公正公平。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搭建“金阳光惠农”数字平台,为本地涉农主体配置账号密码,集成式、一站式公开涉农政务服务事项。审批结果向平台内所有涉农主体公开,接受监督。截至目前,已有10家主体申报的825万元奖励资金通过审批,兑付工作平稳有序。
(三)做好政策答疑,回应社会关切。在金华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开设“金华两头乌专栏”,搭建社会沟通平台。截至目前,已发布政策和解读汇编、产业动态等信息106条,解答疑难问题28个,收集到社会评价建议120余条;“两头乌”产业政策10条中,已有6条政策的兑现率在80%以上。
政策精准、政策透明、政策管用,有力提振了市场主体的市场预期,2024年,全市“两头乌”商品猪出栏超9万头,顺利实现三年内翻两番目标(2021年商品猪出栏1.99万头)。累计建成两头乌专卖店35家(其中杭州3家、北京1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