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建在家门口 服务群众零距离——记淳安县威坪镇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
时间:2024-12-26 10:11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搭建“连心桥”,办好群众事。淳安县威坪镇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农家式”代表联络点延伸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聚焦发展难题常态化开展“民呼我为督政会”,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真正架起了社情民意“连心桥”。


人大代表亮码亮身份

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点于家,以家为站。淳安县威坪镇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的联络点,建在了一个个人大代表的家里。

在威坪镇叶家村10号的门牌下,有一方金色的金属牌,牌上印着叶如红的头像、姓名、代表码等信息,让代表亮明身份。金属牌下方还有一个钥匙形状的标识牌,写着“全天候接待群众,收集群众意见”。

叶家村党委书记叶如红是淳安县、威坪镇两级人大代表,他的家就是一个“农家式”人大代表联络点。“选民有什么问题,可以上门和我说。遇到我不在的时候,也可以扫码反映。”叶如红告诉记者,除了在家开门接待选民,他也会出门走访、敲门探访,听取意见建议。

日常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如何处理?叶如红介绍,他会将收集的意见建议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梳理汇总、提交上传,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流转、分类办理,“所有意见建议的受理、分流、督办、反馈全过程可见,真正做到了闭环。”

今年以来,叶如红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点共收集群众意见75条,村民反映强烈的叶门公路大中修、叶家村村道路灯、水毁项目修复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整改落实。

像这样的代表联络点,威坪镇有80个。威坪镇人大主席章涛介绍,“为了破解山区县山高路远、地广村稀的联络堵点,威坪镇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全面升级建设了80个24小时不打烊的‘农家式’代表联络点,通过代表亮码、亮身份,更好联系服务选民,让每个联络点都成为一条反映民情民意的绿色通道。”


助力破解发展难题

“民呼我为”解民忧暖民心

在威坪镇合富村的菊花基地加工厂房内,菊农们正忙着包装烘干后的菊花。看着一朵朵金黄的菊花被装入罐内,合富村党支部书记叶红日满脸笑意,“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们的新贡菊马上就要上市了。”

说起合富村百亩菊花基地一年多的发展变化,叶红日连连向人大代表道谢。“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的基地建设献计出力,人大代表,真靠谱!民呼我为督政会,真管用!”

叶红日口中的“民呼我为督政会”,是威坪镇人大依托镇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开展人大协商督政的创新之举。“我们会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选定协商议题,经党委审定后由人大主推,充分凝聚多方合力,推动解决重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章涛介绍。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合富村盘活了近百亩荒芜土地,种植黄山贡菊,建设菊花基地。2023年菊花丰收季,威坪镇的人大代表就曾为打开合富贡菊的销路积极出谋划策。

“我们的菊花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村里和农户都想着继续把基地做大做强,但是村里资源有限,项目用地、建设资金、用工等方面都受到了制约,请代表们再帮我们想想办法。”今年,合富村的农户们遇到难题,又找到了人大代表。

这次,威坪镇人大以“共富菊花产业基地提质增效”为协商议题召开“民呼我为督政会”,召集威坪林业站、库管所、镇国土所、镇产业办等部门负责人进站一起协商议事,最终拼盘180余万元资金,助力合富村新建了372平方米的加工厂房、烘房,提升基地生产道路等基础设施,并引进种植婺源新品种菊花。

“今年,菊花基地带动近3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预计可为长岭片五村消薄增收56万余元。”叶红日高兴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威坪镇人大还打破区域限制,与毗邻的安徽省歙县街口镇人大携手,聚焦区域共富主题在联络中心站开展活动,建立两地人大长期交流互动的平台。“我们合力推动了淳安歙县首条省际公交班车的开通运行,平均每天运营4班次,今年已经运营了1400余班次,有效促进了两地的跨区域交流。”章涛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