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744126298/2024-2757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1-05
发布单位: 市委金融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委金融工委 主题分类: 其他
市委金融办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萧山33号建议案的答复意见
时间:2024-11-05 15:12      来源:中共杭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杭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      浏览次数:

殷一然代表: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萧山33号建议案《关于加大科创人才初创型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我办高度重视,会同相关部门对该建议案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出台《关于建设现代金融创新高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对科创专营机构、科创信贷和科创保险等进行奖励。制定《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方案(2022—2026年)》,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专项,探索与成果转化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开发“科创贷”“人才贷”“成果贷”等产品。出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新雏鹰企业培育计划,持续培育未来产业和高精尖产业领域的硬科技初创企业。对首次认定的新雏鹰企业,给予不超过50万元奖励。进一步明确畅通科技企业市场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的研发类科技保险,按不超过年度实际保费的50%,给予单个企业年度最高50万元的保费补助。

(二)加大科创企业培育力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基础。我市围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企业“扩面提能”,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科技初创企业培育的“雏鹰计划”,累计受资助企业7670家;推荐认定省级科技中小微企业总数突破3.3万家,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9000余家;组织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5万余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2022、2023年分别安排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补助资金7.8亿元、5.97亿元。

(三)积极利用产业基金支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政府产业基金改革,组建杭州科创基金、杭州创新基金、杭州并购基金3大母基金,打造“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杭州科创基金为政策性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方向为“投早、投小、投科”,投资阶段以初创期的科创投资(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为主,重点为全市人才创业、中小企业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性投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市财政累计已对科创基金出资59.14亿元,杭州科创基金已签约子基金171支,累计投资项目2199家次,约90%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科创基金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我市科创企业。

(四)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密集、轻资产运营、长线资金需求的特征,围绕科创企业差异化需求,市融资担保集团联合相关部门开发科创担保专属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目前已推出“专精特新贷”、“科云保”及“创业担保贷”等,截至2023年底市融资担保集团累计服务科创企业1517户,累计担保金额达68.50亿元。杭州科技担保累计为近6500家次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约206亿元,累计发放科技转贷1833笔,转贷总额142.38亿元。其中2023年小微企业担保额21.5亿元,占比高达97%;国高企担保额约14.4亿元,占比高达65%。年化担保费率0.56%,为企业节省利息支出2.56亿元。同时,杭州科技担保积极探索构建发放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路径,2019年至今完成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笔数共1624笔,金额达48.34亿元。

(五)加快专精特新名城建设。科创人才初创型企业是我市打造专精特新名城中的重要一环。我市于2023年提出了打造全国专精特新名城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加大融资信贷支持力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一是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白名单”,推进“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支持金融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专属金融服务产品。二是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支持证券交易机构在杭设立培育基地,支持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市级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并加强精准辅导。专精特新企业完成股改并上市辅导备案,在境内外直接上市或利用创新型融资工具融资的,按规定给予奖励。三是推进“政担银”组合服务,设立“专精特新贷”银担专属产品,对银行贷款利率低于贷款合同签订日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定比例的一年期“专精特新贷”银担专属产品,符合条件的给予企业不高于1%的贷款贴息,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万元;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费率不高于5‰。

(六)数智赋能企业线上融资。持续优化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工商、社保、公积金、司法等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机构共享,其中针对科创企业引入农业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浙江省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信息,助力银行机构精准识别科创人才初创型企业资质。联动金融机构开发科技企业贷、创业贷、人才贷等融资产品和服务,不断加大对科创人才初创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12月末,平台累计撮合融资规模突破3200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建设杭州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和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的目标任务,积极开辟发展科创金融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加大科创政策支持力度。明确对“四科”标准(即每个科技企业要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产品、科技人员占比大于60%、以高价值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超过5项、研发投入强度高于6%)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在科技、金融、财税等政策加大落实力度,从优化资助模式、完善政策措施、集聚高端人才、创造应用场景、夯实创新创业基础条件等方面,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

二是推动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支持杭州资本、市科创集团充分发挥杭州科创基金引导作用,撬引更多社会资本聚集投资我市科创企业,加快助力杭州高层次科学人才成果高质量转化进程和国家高新企业的培育;提升科创增值服务,为高成长、硬科技科创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科创金融VIP服务方案;持续优化科创债权融资业务,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做好债权与基金和股权投资联动。做好小贷与科技担保、科技周转协调,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机制,以科技人才小贷业务融合担保业务、科创服务。

三是完善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引入科创企业信息,利用科技手段精准刻画科创企业画像,助力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深入挖掘企业数据价值,开发基于企业创新评价、信用信息、经营流量数据的科技金融产品。完善科技保险体系,推动各保险公司发展适应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特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