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16/2024-27593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4-11-25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教育局 | 主题分类: | 教育 |
汪前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全社会推进职业体验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滨江12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妇联、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人力社保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其心理健康、学习动力及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您从职业体验教育的视角出发,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困扰、挖掘学生个性化潜能提供了一条前瞻性的路径。当前,我市多部门协同,正努力构建多维度、全链条的学生职业启蒙与体验生态系统。从幼儿园、小学起推行职业启蒙,通过多元体验教育,启迪学生职业兴趣,明确自我优势,树立正确职业观,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学校分段施策,助力学生职业启蒙与发展
各学校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发展,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职业教育。幼儿园阶段主打角色扮演、自然观察与手工制作;小学着重于行业参观、职业讲座及模拟体验;初中阶段则引入实习体验、技能工作坊与职业规划课程;高中更注重深度实习、技能认证与创新创业指导,分层递进地引导学生探索职业道路。我市众多幼儿园及小学,除了学校的校本体验课程外,还联合家长力量,带领孩子参观铁路、快递、文旅等场所,实现多行业职业初体验,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各初中学校则围绕多样化的职业岗位需求,开设烹饪、木工工艺、基础编程、园艺栽培、家用电器维修、财务基础、环保手工等劳动课程,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探索奠基。普通高中将生涯规划融入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性格测试、职业匹配活动及心理测评,科学分析学生特质、兴趣与能力,引导职业探索。助力高中生明确升学与专业选择,树立职业规划观念,提早确立发展目标。中职学校则系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创新创业课、1+X与职业技能考证课等,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
值得说明的是,我市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全国领先,近三年,杭州市中职学校获得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1项。双创教育开展的15年间,我市中职学校已累计征集创新创业项目超1200个,共取得82个发明专利,847个实用新型、外观、软件专利,并通过产权转化、股权分红等形式,凝聚成校企合作的命运共同体。普及的双创教育极大激发了学生的职业潜能,深化了职业认知。同时,各中职学校依据自身资源特色,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服务社会活动。2024年度,杭州市14所市区职业高中共推出93项职业体验项目,向全市幼儿园及以上学龄段学生广泛开放。
(二)社会力量织网,共筑职业兴趣与体验平台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形成合力,编织紧密联结的职业启蒙网。如团市委下属事业单位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Do 都城”少儿社会体验馆,专注于提升教育实效,通过“知行统一、寓教于乐”方式,模拟真实社会情境,面向4-12岁儿童构建6大类、50余项职业体验。孩子们在此求职、理财,体验社会规则,增强职业认知,年接待超15万人次。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9届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搭建学生与社会实践单位交流平台,举办“社会实践岗位招聘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社会能力。至今,已有超80家包括政府、社区、媒体、医疗、文化、企业等领域的单位机构参与,提供实践岗位并一对一辅导。自2010年起,都市快报带领中小学生走进多所中职学校,探索中职教育新途径,跨领域体验职业魅力。2023年,600余名学生参与;至2024年4月,参与者已逾500人。家长反馈,此经历促使孩子通过职教规划升学蓝图,对未来发展很有帮助。
(三)按时推动课程改革,融入全程职业规划教育链。打破传统教育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壁垒,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探索兴趣、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和发展路径。通过设置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职业导向的课程模块以及实践实习机会,推动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解与规划。如杭州市西湖职业高中开展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全育人”实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倾向心理测评、职业能力拓展等职业生涯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班主任与心理教师、专业课教师、德育课教师联手,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四方为一体,推行指向学生个性的职业发展模式。中国教育报等10多家媒体50多次专题报道学校的经验做法。同时,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杭州市建设职业学校及桐庐县职业技术学校等十多所学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了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元素,并与企业携手,为学生定制多样化的职业体验课程,成功将校园打造成省级劳动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实践与教育并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完善职业体验机制。把职业生涯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您的建议,根据省级指导意见方案,推动研究制定我市职业体验教育相关指导意见,设计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职业体验项目课程,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并确保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学分体系配套完善。
二是推进职普有效融通。在全市各学段全面融入职业教育内容,广泛开展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活动。出台《杭州市高中阶段普职融通试点工作方案》,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打通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规划的系统性,丰富职业体验的多样性。
三是优化职业体验成效。开展职业体验社会宣传,强化职业体验经费保障,丰富学生职业体验,优化年度生均经费结构,更好满足职业体验教育需要。选树一批市级职业体验典型学校,继续建设一批省级职业体验基地。优化职业学校育训并举的社会功能,将职业学校打造为兼具职业体验与职业培训的重要平台。
四是拓展职业体验范畴。将职业体验活动融入第二课堂教育,鼓励企业界积极参与开发第二课堂资源。充分发挥杭州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功能,多部门携手,整合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鼓励企业将职业体验项目作为人才早期筛选和培养的途径,激励企业参与并开发职业体验项目,对企业接纳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提供政策便利,对企业参与的职业体验项目进行宣传,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您的提案紧贴现实,极具价值。衷心感谢您对杭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职成教处 宋小华 电话:8958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