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16/2024-2759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11-25
发布单位: 杭州市教育局 主题分类: 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关于杭州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城35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4-11-25 20:57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项海刚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青少年“营地教育”的建议》(上城35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团市委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1.优布局强宣传,推动基地(营地)发展

一是合理规划阵地布点。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等,推动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串点成线、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目前杭州市级研学基地全覆盖,为全市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供菜单式服务。二是开展基地(营地)活动宣传。会同市文广游局加大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动向的解读,宣传介绍各基地和营地以及开展相关活动的情况,发掘和报道一批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典型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研学旅行的良好社会环境。

2.立足杭州实际,推进研学旅行工作

一是挖掘整合“第二课堂”资源。充分利用党委政府主导、财政经费补助、场馆资源整合、学生免费参加的校外阵地——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通过“一馆一课程”项目建设和星级场馆认定机制,进一步丰富校外研学资源,鼓励中小学生利用寒暑假、春秋假等节假日参与“第二课堂”研学活动。二是注重打造研学旅行特色。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好本区域特色,如淳安县大墅镇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以自由野研学营地为依托,积极打造大墅镇“研学小镇”特色研学课程,探索产业共生和区域共富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富阳区洞桥镇创新“营地+”跨界模式,相继引进杭州(国际)青少年洞桥营地、山也度·塘湾里、少年军洞桥营地等项目。三是加强基地(营地)课程建设。要求每个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根据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活动课程,每门课程内容时间跨度不少于1个小时。指导推动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串点成线、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供菜单式服务,打造营地辐射式研学线路。

二、下一步工作

1.持续深化校外营地教育课程建设

一是深挖研学资源,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掘周边研学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二是借力开发课程,不断调整优化人员结构,同时积极借助外部专家力量,充实课程研发力量。三是提升知名度,加大营地教育的社会宣传力度,让更多学生参加校外研学实践活动,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2.持续加强校外营地的日常管理

市场监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研学机构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开展食品安全监测和抽检,做好相应保障工作。消防部门加强消防安全巡查,特别是对校外营地的日常消防检查和培训,要求营地定期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消防逃生演习等工作。公安部门加强日常治安管理,对校外营地的住宿登记、人员聚集管理等开展定期检查,确保活动安全。

3.持续推进校外营地教育多元发展

围绕“红色之旅”“生态之旅”“文化之旅”“活力之旅”主题,探索推动公共资源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积极打造满足青少年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营地研学旅行线路,提高青少年综合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叶春    电话:8958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