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突发公共事件专题 > 聚焦突发
2023年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通报
时间:2024-01-17 09:51      来源: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平安护航亚运”一条主线,紧扣两大攻坚、三个聚焦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力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分析

(一)安全生产方面

1.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呈现下降趋势。

2.建设施工领域致害因素集中。

3.道路运输领域事故总量仍然较大。

4.社会影响较大事故防控压力较大。

(二)自然灾害方面

1.全市面雨量偏少,梅雨不典型。

2.超极值局地降雨大,致灾较严重。

3.森林火灾总体情况平稳。

三、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工作主要特点

(一)安全生产方面

1.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一是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运用社会全动员、排查全覆盖、管控全闭环、执法全到位、督查全方位的“五全工作法”,特别是采取领导包干、分组包区、专业督查、媒体曝光,全方位倒逼安全责任落实。二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印发《杭州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全市共组织6.33万人参与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题培训,各级部门深入排查挖掘,举一反三全部抓好闭环整改或落实管控,有效提升专项行动实效。三是做好“七张问题清单”工作。重大安全生产问题纳入省级“七张问题清单”23个、市级“七张问题清单”55个。四是强化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管控工作。市安委办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岁末年初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组织各专委会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

2.高效护航保障亚运会胜利举办。紧扣“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亚运”目标,全力抓好城市侧公共安全和保障协调工作。一是突出联勤联动,建强指挥部。牵头实施“1+8+N”实体化专班运作。严格落实“日会商、日调度、日报告、日督办、日值守”,亚运会赛事期间下发风险研判信息36期、工作提示单4期、救援装备调拨单3期、督办单1期。二是突出分区分类,管住风险源。抓住涉亚场馆“核心点”、严控区域“关键圈”、公共安全“社会面”靶向攻坚。督促亚组委排查涉亚场馆风险点569个,编制完善应急预案209个;组织专家服务24个使用危化品的涉亚场馆,保障主火炬点火安全;动态排查亚运严控区域、较大及以上风险企业(场所)3.48万处,整改隐患1.78万处,确保面上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三是突出实战实效,筑牢保障网。开展多轮城市侧应急保障排查整治,整改问题21万处。强化应急力量保障,多轮次开展城市侧六大重点突发事件拉练,前置备勤应急队伍,有效提升城市侧应急处突时效。

3.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全市13个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共办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4856件。

(二)自然灾害方面

1.强化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一是统筹指挥再高效。建立市领导防汛防台“下沉一线靠前指挥”机制,明确区县党政领导坐镇防指指挥标准;建立市防指联合值班值守工作机制,市县两级防指落实实质化运作。2023年共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7次,下发防御通知23份,开展防汛责任人“六问”抽查3000人次。二是应对机制再完善。市防指建立高效协同的“1833”联合指挥体系,出台《乡镇、村社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双十条工作举措(试行)》《街道、社区短临极端天气城市内涝防范应对双十条工作举措(试行)》,优化气象短临预报预警业务细则和专业预警方案,全市橙色预警叫应29万人、红色预警叫应5万人,确保既叫应又叫醒。三是风险管控再精准。结合属地自查、部门检查、防指督查等形式,持续开展防汛防台督查检查。全市共检查防汛点位6万余处,排查发现4200个问题隐患,全部完成整改和管控。

2.扎实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一是强化重点时段森林火灾预防工作。针对冬至、元旦等重点时段晴多雨少、森林火险等级高的情况,市森防办加强会商研判、值班值守、卡口巡查,队伍靠前部署,落实卫星热点1小时核查反馈制度和早期处置措施,实现“打早、打小、打了”。二是强化秋冬季森防督查检查。压实属地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密管控野外用火。三是强化乡镇森防规范化工作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全力做好安全生产管控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引领,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推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加大对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研究,及时更新旅游、体育、交通、城市运行等领域负面清单;探索建立重大活动期间市专委会下沉包干长效机制,强化市专委会对区专委办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要持续发挥“七张问题清单”作用,消除一批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要深化巩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工作成效,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载体,着力压实企业主体“三个责任”,强化发挥社会力量“三个支撑”,深化开展安全生产“三个行动”,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要强化岁末年初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对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开展研判、做好分析、提出举措、加大检查,切实做好问题隐患的整改闭环工作,并加大对隐患整改不到位企业的安全生产处罚力度。

(二)聚焦重点问题开展精准执法。各地要定期开展执法工作分析,结合各阶段专项整治活动进行靶向执法;要办好执法比武和执法观摩活动,全面提升各级监管执法人员能力素质;要继续实施执法办案“回头看”工作,倒逼执法质量和效能提升。要进一步提升部门执法工作效能。定期对各领域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发送执法工作建议;主动强化重点领域执法部门工作对接,推动或组织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拓展行刑衔接等大案要案办理,持续保持全领域安全生产执法高压态势。要进一步强化执法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执法示范案例库,为行政执法办案提供有力参照。

(三)持续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按照省防指“1833”联合指挥体系要求,健全完善并最大限度发挥联合指挥整体效能。要进一步完善预警叫应规则,细化各叫应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多跨协同、快速响应的应急联动体系。要不断优化短临预警平台,严格落实直达党政领导和基层责任人的预警提醒“叫应”机制,确保预警叫应叫醒到人。严格执行短临极端天气灾害防范应对“双十条”举措,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继续细化,确保落地见效。要推进实施年度国家、省减灾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和提升工程,完成剩余409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推动各地全面落实抢险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使用管理体系建设,夯实防灾减灾保障基石。要推动各地强化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实现全市涉林乡镇规范化建设全覆盖,优化完善森林火灾航空救援机制,提升森林火灾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