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线上的全地形车
关键词:新外贸
开放,意味着无限可能,孕育着无限生机。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等开放理念在之江大地播种萌芽、蓬勃发展的20年。
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从代工生产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杭州外贸企业一头聚焦设计和研发,一头聚焦品牌和销售,对外贸易含金量持续提高、附加值不断攀升、国际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向“微笑曲线”要更高价值。
亮点样本
“春风”万里,劲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描写的是唐代边塞荒凉、雄伟的景象。
当年,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商人,坐骑是清一色的骆驼,如今飞机、火车、汽车任人选择。
而今,驰骋在这广阔天地里的,还有全球圈粉的“春风铁骑”。
20年前,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被纳入“八八战略”。
从旧机器、小作坊起步的春风动力在杭州扎根,打上了CFMOTO品牌的摩托车、全地形车走向世界舞台,融入开放浪潮。
20年来,“八八战略”始终指引着杭州对外贸易在全球风云变幻中勇立潮头。
如今,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动力运动品牌”为愿景,“春风”已拂过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做OEM代工,只做自主品牌
沿着法国南部风景秀丽的沿海道路,摩托车风驰电掣,途经城堡、葡萄园和村庄,四周景色如画。
6月下旬,春风动力在法国成功举办发布会和试驾活动,面向欧洲区域推出旗舰车型800NK,出色的设计、性能和技术获得了车迷群体的一致好评。
春风动力,已然成为一个专业高端动力运动装备的国际化品牌,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区别于绝大多数的OEM代工企业,自成立之初,春风动力便坚定地做自有品牌,核心竞争力就来源于坚持多年的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1989年,春风动力起步于温州一家生产摩托车配件的小作坊。20岁出头的赖国贵瞅准了摩托车的商机,从研制生产摩托车配件开始,“死磕”摩托车发动机整机,随后开发了摩托车整车等系列产品。
在春风动力的发展历程中,2003年是特别的一年。这年,赖国贵成立了春风控股集团杭州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将制造和研发基地搬到杭州。
20年来,任凭风云变幻,专注设计和研发,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早已融入春风动力的基因。
早在2006年,春风动力就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开始筹划上市。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公司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订单量、销量均大幅度减少,上市工作也一度中止。
在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当时的诸多企业都不得不“缩衣减食,裹着棉被过冬”。春风动力却选择迎难而上,继续坚守主业,研发投入不降反增,力求将科技创新打造成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2017年8月,“靠科技吃饭,靠创新赚钱”的春风动力成功挂牌上市。截至今年6月,春风动力已获专利1211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实用新型专利947项,外观设计专利178项。
得益于科技创新带来的高质量发展,春风动力的经营业绩持续攀升,近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2年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
开拓全球市场,背后有硬核支撑
站在春风动力杭州总部廊道上,俯瞰窗外,接踵而至的大货车将来自全球各地的零配件运进厂区,再将产品销往全球,一切忙碌而有序。
走进车间,待装配的全地形车架随着传送带自动向前移动,一辆辆AGV小车拉动的物料箱按照进度前行,两侧工人正根据电子屏的提示从物料箱内取出所需零件进行装配。
装配车间工段长杜桃穿着闷热的工作服,不苟言笑,负责产线设备的监控以及产线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控制。从装配工人到工段长,杜桃没想到,在春风动力一待就是9年。
“以前都是传统的板链装配线,现在用的是AGV,工人可以根据进度的快慢,控制生产的速度,灵活方便地处理各种情况。”杜桃说。
数字化、个性定制、智能机器人……这些词以前可不会如此频繁地挂在杜桃嘴边。
转变始于2012年。这一年,春风动力开始规划布局数字化工厂建设,将企业信息化延伸到生产车间,直达最底层的生产设备。
伴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春风动力对数字化工厂的概念与布局也越来越清晰。2020年,春风动力的身上又多了一张新标签——“未来工厂”。
在这里,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融入制造过程,让生产线成为一个“聪明”的有机体,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在这里,一台摩托车也可以作为一个订单来生产,2000多个零部件,从生产到交付总共只需7天。
这样硬核的制造能力是春风动力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后盾。
目前,春风动力杭州总部共拥有6条整车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可按照订单进行转换,具备混线生产能力,可以同时生产两轮、四轮或个性化定制车型。
用全球资源,打造全球化品牌
三五好友,随疾风前行,远离城市的喧嚣,前往开阔的自然,近年来,“悦己+社交”兼备的户外运动热潮促进了全地形车行业的高增长。
3年前,刚刚负责全地形车出口业务的曹宇便敏锐地察觉到:风口到了。
“为此,我们抓住国际产能不足的窗口期,扩大产能,增设生产线,完成了供应链的提升;之后又进一步加强终端渠道的管理,借助庞大的海内外营销网络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曹宇看来,春风动力的品牌出海之路,和全球营销网络布局紧密相连。在全球,春风动力已设立2700多家全地形车销售网点,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配件等于一体的海外客户赋能体系,有效缩短了品牌与终端用户的距离。
市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企业。今年,曹宇惊喜地发现,在外贸出口持续承压的情况下,上半年春风动力全地形车营收不减反增,实现销售额35.88亿元,同比增长22.37%,出口额占行业出口的73.11%,稳居龙头地位。
眼下,用更深入的本地化,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来抵抗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春风动力在复杂形势下决胜全球市场面对的新命题。
在墨西哥新莱昂州阿波达卡Vynmsa工业园区,坐落着春风动力墨西哥工厂。今年7月正式投产的工厂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年产能预计能达到10万台。
这里,也是进军北美市场的最佳“跳板”,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地缘和贸易协定优势,被视为春风动力全球增长战略的关键。
从“出海”走向“全球化”,未来,春风动力还将嫁接全球资源,在渠道、产品、品牌和供应链联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打造全球化品牌。
城市范例 外贸升级,终越“万重山”
在“八八战略”引领下,杭州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20年间,杭州对外贸易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外贸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对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138亿美元(7565亿元),其中出口774亿美元(5141亿元),分别为2002年的8.7倍和9.1倍,年均增长11.4%和11.7%。
20年间,杭州对外贸易开启了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进阶之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品牌建设加快推进。
更多像春风动力这样的企业认识到,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是从产品、服务、品牌、标准、渠道、消费者需求等诸多方面培育市场的竞争优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气魄,集聚更多全球高端要素。
在2022年度“浙江出口名牌”和“浙江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里,杭州分别对应有36个和26个品牌入选,这也意味着杭州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在深入践行“地瓜理论”的杭州,正迎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这其中或许就藏着杭州外贸的未来。
随着“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合作机遇的叠加,越来越多国外的企业、商品、服务被“请进来”,同时越来越多中国的企业、商品和服务快步“走出去”。
在“一带一路”的版图上,杭州企业的身影越来越多。2022年,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254亿美元,占外贸出口的32.8%。
近些年,杭州外贸新动能逐渐增强,跨境电商、数字服务贸易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贸易还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如今的杭州,已经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二的跨境电商平台,规模2000万元以上的跨境电商企业832家,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
国际产业链重构行至中场,用制度型开放换取更宽广的国际发展空间,时刻考验着“杭州智慧”,而有着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国家级平台为依托的杭州,无疑将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作出更大贡献。
杭州外贸高质量发展已经迈出坚定步伐,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