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云朵”下,投资人与创业者聊定位、看发展,谈笑有鸿儒;“蘑菇”丛林中,创意展和夜集市秀产品、亮风采,花市灯如昼;专业赛道上,跑步“大神”和“小白”们齐上阵、挥汗雨,大步朝前去。时近七一,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6月27日晚,杭州市创业马拉松“创橙橙”跑团第二站活动在临平区杭州跑步中心举行。今年也是“民呼我为”实施20周年,为回应广大在杭创业者的呼声,“创橙橙”跑团特邀临平区人社和属地领导、杭州联合银行和中睿融资代表、杭州创业陪跑基金会、浙企资本和创巢投资负责人,秉持“以跑结友,以跑结师,以跑会商”的活动宗旨,围绕“迎七一、促创业、向未来”主题,开展“联谊跑”、“集市展”和“主题创”活动。
晚风拂面,正宜挥汗如雨。
“爽!”本站活动全程7公里,精选位于临平区的杭州跑步中心的专业跑道,现场的宜人景色、不期而至的晚风和专业赛道恰到好处的反馈感让跑友们大加赞叹,甚至有人冲线以后犹不过瘾,再跑上一圈才肯回来。比赛沿用创业马拉松的“团队赛制”,4人组队,同时出发,4人合计用时为团队最终成绩,不仅收获健康体魄,更收获创友间的友谊和合作机遇。
“我要争取参加创橙橙跑团每一站的活动,评个全勤奖”,杭州亿茂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昌西笑着说。作为跑团社群中每日打卡的积极分子,他看到邀请函后立即第一时间报了名。而来自创业项目“杭州青年”的90后林可是第一次参加跑团活动,“我们的目标是采访100位有理想有故事有作为的杭州青年,创橙橙跑团正是杭州有志创业青年的聚集地。”
繁星点缀,不妨夜游集市。
在杭州跑步中心洁白的“蘑菇云丛林伞盖”下,黄白条纹顶的展位星星点点,与夜空相互辉映。来自银行金融、科技制造、文化创意、绿色食品等XX家创业企业,带来自家产品和创意在此精心布置,展示展销,吸引许多创友们驻足交流,形成了热闹的创业小夜市。
“桃李咖啡”在这里张罗起展台,手冲咖啡的芳香立刻在现场飘逸开来。“我们是临平区的第一家创业陪跑空间,吸引我们加入的是创业陪跑理念。”临平桃李创业陪跑空间的负责人叶澍源说,“我们空间位于临平中学的旧址,创始人和入孵企业很多都来自临平中学,这也是空间名叫桃李的缘由——我们希望孵化出来创业企业能够桃李满天下,这和创业陪跑的理念是一致的。”
皓月当空,亦可坐而论道。
随着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创业者们在轻松气氛中围坐下来,主题创分享交流活动开始了。来自杭州联合银行解放路支行的副行长胡昊和浙江中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常务副总经理李俊为大家介绍创业担保贷款等贴息金融产品,并现场开设展台办理相关业务。杭州创业陪跑基金会理事长朱明明、浙企资本总经理傅震刚和创巢投资董事长张敬伟与创业者代表“聚食云推”项目负责人王晨菲、杭州立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益波,围绕“看投资、定赛道、向未来”主题侃侃而谈,积极与现场创业者互动交流。
“我感受到杭州的创业者有信心更有能力面对挑战,他们不仅仅继承老一代创业者的四千精神,更是敢想敢创主动拥抱美好未来。”朱明明说,“从投资者的视角来看,任何时期,机遇都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善于发现,热情的拥抱变化。需要创业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深入洞见市场,挖掘用户需求,保证经营现金流。创业不能盲目自嗨,更不能怨天尤人,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坚定前行。希望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帮助创业者理了解未来趋势,坚定信心,降低风险,走出自己的精彩创业之路,这也是我们所有杭州市创业陪跑领教导师们的期望。”
青年创业者王晨菲带着提前梳理的企业发展问题与3位投资人嘉宾现场进行了讨论,感到收获颇深。作为杭州市创业项目库入库项目“聚食云推”的负责人,这已经是她今年第4次参加杭州市就业管理中心举办的创业陪跑系列活动,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有时候是到区县去巡展推介产品,有时候是和大企业对接交流,或者像今天这样与投资人直接面对面,只要来了,就不虚此行。”王晨菲说。
民呼我为二十年,创业陪跑筑生态。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杭州调研时提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至今已实施20周年。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创业形势,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积极行动,开展“理念陪跑、社群陪跑、领教陪跑、课程陪跑、空间陪跑、数字陪跑”六大行动,不断构筑热带雨林式的创业陪跑生态,回应在杭创业者的呼声诉求。建立“创橙橙”跑团只是其中之一。
创之忧,我有念,扶持政策新升级。今年以来,杭州市先后出台《杭州市就业创业政策实施办法》《杭州市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全方位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新政降低创业陪跑空间认定门槛,加强空间孵化能力建设和全过程管理,缩短创业陪跑空间场地租金补贴兑付周期。同时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上限,扩大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对象范围。将园外企业吸纳就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利率由1.5%调整至最高可贴2%。经综合评定流程,增补两家创业担保贷款受托担保机构,进一步降低担保门槛,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健康发展。
创之呼,我有应,“社群陪跑”促链接。自2021年起,常态化面向社会征集创业项目,创建杭州市创业项目库社群。截至目前,已征集创业项目291个,其中经评审入库项目175个。先后组织区县巡展、名企参访、众创大会等大小活动31场,为入库创业项目持续提供导师指导、政策协办、投融资顾问、资源对接、名企走访等系列跟踪服务。入库创业项目社群、创业陪跑空间社群和“创橙橙”跑团社群三群联动、互助链接,在商洽交流中不断促成资源汇聚、展示合作和破题解难。
创之求,我有为,“空间陪跑”成矩阵。开展创业陪跑品牌化建设,全市创业陪跑空间统一视觉标识,标准化管理制度和孵化服务台账。购买第三方服务,为全市创业陪跑空间提供创业指导、活动策划、课程研发、孵化运营能力培训等统一支撑。截至目前,全市认定创业陪跑空间51家,评选星级陪跑空间20家。陪跑空间孵化场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覆盖11个区、县(市)。
创之惑,我有师,“领教陪跑”来解决。启动创业陪跑领教导师队伍建设,首批培育创陪领教25人。通过精品课程打磨、创业项目结对辅导和坐诊咨询等深度陪跑服务,打造“创业陪跑”服务新范式,优化创业导师“选育用留”管理新模式,为创业项目在杭落地转化提供更精准高效的辅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