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擂台赛启动十多天 这样的作品更动人
时间:2023-07-31 09:30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1.jpg


杭师大美术学院“艺路川行 童心绘梦”艺术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什么样的投稿会被选中?”这是自杭州日报“2023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擂台赛”启动后,收到最多的留言与提问。活动已开启近半个月,20余所在杭高校的200多支团队陆续参赛,讲述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故事、收获的感动。

什么样的投稿更受欢迎,其实就是“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更能打动人”,也就是回归“社会实践”本身的意义——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大学生紧密对接专业学习,带着问题调研、带着思考实践、带着成果返校,不断完善、拓展自身的专业能力,成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在实践中对地方文化、技术、产业等发展产生助力。


高校应搭建桥梁

让社会实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走进一线、走进基层、走进现场,这是一堂社会大课。高校应善于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桥梁,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发挥校企联动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上旬,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功科技自立自强,工程强国奋斗有我”实践团赴华北、华中、华南、西北等地,走进央企、国企,通过校企座谈、创新人才采访等活动,聚焦重大工程、体悟自立自强精神——

走进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实践团对颐堤港在建项目628地块工地进行实地调研,不仅了解了工地主体建设方式,更体会到了一线工程师对科技创新的不懈奋斗及卓越追求。

走进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重点实验室,实践团感受了核工业的精准高新技术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体会了“小核心、大协作”的科技创新理念,领略了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瞩目成就。

走进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实践团学习超高性能混凝土、低负温灌浆料、高强超韧低收缩混凝土等新材料研究成果,在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近距离接触“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建造的科技魅力。

在实践寻访中,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人才引领与科技创新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华北实践团成员赵昊琳同学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广泛地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未来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攀科技高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推动实践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

大学生要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社会实践,在推动实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特色,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为弘扬蚕桑丝绸文化、传播丝绸之路精神,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寻丝探源”社会实践团结合专业特长,赴杭州、湖州、嘉兴、金华及河南等地开展丝绸文明溯源和科普活动。

在此次丝绸文化宣传活动之前,团队成员针对传统纺织品考古文物鉴定方法存在文物损耗量大、灵敏度低、特异性弱、检测条件苛刻、无法在考古现场快速检测等问题做了大量调研,将生物学、材料学、计算机等学科最新技术与考古学交叉融合,自主研发了纺织品文物快速检测试剂盒、超灵敏免疫传感器、智能型免疫传感器。

此后,他们奔赴三星堆、荥阳青台、新疆小河等20余处遗址,与当地考古单位和科研基地合作,尝试在灰烬、土样、青铜器表面寻找丝绸痕迹,为纺织品考古探源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寻找丝绸起源证据是我们的使命之一。”作为团队的负责人,邓烨丰同学对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有着清晰的规划,“未来我们将把研究和实践相结合,把论文书写在广阔大地上,实现考古溯源和丝绸文明传播从实验室到考古现场的双向奔赴。做好丝绸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唱好乡村振兴“重头戏”

在更广阔平台上实践传承

去年的社会实践擂台赛,近400个参赛团队中有将近一半的团队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实践。如何唱好乡村振兴这场“重头戏”?需要调动更丰富的资源、更广阔的平台,让社会实践延续下去、传承起来。

近日,由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政府、杭州师范大学主办的杭师大美术学院“艺路川行 童心绘梦”艺术支教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这已是杭师大美院支教团队连续第12年开展东西协作暑期艺术支教。

今年,团队第二次来到金口河区永和镇第二小学,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文旅厅、浙江省图书馆发起的“妙笔童心·绘梦世界”儿童原创绘本设计大赛,以全新的绘本形式创作系列数字咔画作品,充分激发乡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独属于他们的故事。

在5天的支教活动中,孩子们以咔画描绘世界,创作了40余组数字咔画绘本,包含200余件咔画作品,举办了百米长卷绘本展,通过共青团金口河区委官方抖音“金团团”进行直播,观看人数超1800人次,点赞量超2.1万。

此次活动充分展示和发扬了乡村孩子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唤起了社会对乡村美育的更大关注和支持,为乡村美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机遇。杭师大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钟江顺对支教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在实践考察中,同学们以当地自然人文生态作为‘共富’支点,积极推进乡村美育,以艺术赋能浙川协作,以教育助推精神共富,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担当。”


参赛指南

1.参与方式:登录杭州新闻App,在首页搜索“2023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擂台赛”直达参赛通道,在各个赛道按要求上传参赛作品并填写相关信息(备注:每所高校不限投稿次数,每个账号限投一个作品);团队相关负责人可扫描“2023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擂台赛”微信群二维码,入群了解比赛动态。

2.注意事项: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不限题材,形式为图文结合或不超过30秒的视频(二选一),提交的文档中首页必须注明实践团队名称、所在学校、所在学院、学生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