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98/2023-27258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07-31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汪红球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后半篇文章的建议》(淳安6号)已收悉,经会商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现复函如下:
2020年以来,我市按照“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理存量、严格治理抛荒”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截至2022年底,已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面积任务,并在做好全市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的同时,坚决做好整治后保护利用后半篇文章。
1、规范推进土地流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早在2009年就以杭州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意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截至2022年底,全市耕地流转面积约120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61%左右。2022年,出台《杭州市农业标准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采取委托流转、土地租赁、谷物计价、折价入股、保底分红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和支持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进行整村、整组、整畈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对列入市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市级财政对包括土地流转、土地整理等内容予以补助,同时鼓励区、县(市)出台政策予以追加补助。
2、加大农田提标改造。实施3万亩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提升改造和4万亩市级农地提标改造项目。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宜机化改造,提升整治后粮食生产功能区产出能力。开展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行动,扩大绿肥种植、推行秸秆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实现用地养地良性循环。科学布局好区域性粮食生产服务中心,推进育秧、烘干、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新建4个省级绿色农田和5个市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着力打造“设施齐全、土壤肥沃、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样板区,以农田建设推进经营制度创新和变革,促进土地流转,推进三产融合,提升土地综合产能。同时,积极做好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区合一”“三区合一”建设。
3、加大种粮扶持力度。在全面贯彻落实省级规模粮油种植补贴、订单奖励、最低收购价、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规模种粮主体贷款贴息等常态化补贴政策和省级规模种粮动态补贴政策基础上,今年安排4500万元用于稻麦和旱粮规模种粮补助,比去年增加500万元。加强粮食种植科技示范力度,建设市级粮油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18个。提高水稻保险保额,在实行全省完全成本保险基础上,对单季稻(晚稻)增加市级农业主体综合险每亩200-400元,保障额度提高到每亩1400-1800元。同时多形式加强各类粮食扶持政策的宣传和引导,让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迅速掀起春耕备耕热潮。及时出台2023年粮食收购优惠和订单粮食奖励政策,确保不低于历年的粮食收购和奖励政策,同时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进行检查,保护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种粮积极性。
衷心感谢您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