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通过优化四大公开模式传递旧改“好声音”,不断强宣传、强平台、强人气、强互动,有效回应公众关切、提高政务效能。
一、聚焦中心工作,优化主动发布模式
鹿城区作为温州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主阵地,现存的老旧小区面广量大,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有323个,占全市总量的60%以上。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管网设施老化、基础设施薄弱、消防通道堵塞、景观环境杂乱、停车难等问题,先行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老旧小区系统性改造工作机制,率先出台《鹿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对工作目标、改造内容、改造程序均进行了明确要求,第一时间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方案全文、同步做好政策解读,并联动主流媒体、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改造申报流程的政策图文解读。截至目前,相关政策及解读总浏览量超20万次。
二、聚焦多跨协同,优化智慧公开模式
依托信息化技术着力打造“鹿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系统”,构建形成上下贯通区级、街道、社区、业委会四级网格体系,建立了从改造意愿申报到改造竣工的全流程资源共用、信息共享、改造共商、协同共处机制,实现跨层级、跨部门数据系统化归集和改造情况“一屏总览”。通过该系统,群众在任意时间、地点均可进行自主申报,并可参与旧改施工全过程监督,如通过“随手拍、随手记”记录上传改造过程、存在问题等,由系统自动分级交办,辅助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精准施策。自上线以来,开展线上意愿征集、方案确认29个小区,注册用户数3461个,线上申报意愿居民2673个。
三、聚焦政策解读,优化全面公开模式
一方面,围绕“看得懂”“接地气”的政策解读,创新推出“小鹿人讲政策”等群众喜闻乐见、便于理解的政策宣传短视频,并针对旧改主体中的老年群体,制作通俗易懂的温州方言版短视频,在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滚动播放,有效扩大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的知晓度。另一方面,总结梳理改造示范项目工作经验、特色亮点及改造成效,形成图文并茂的典型案例,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知晓率、参与度。
四、聚焦沟通协调,优化“政务公开+”模式
打造“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模式,组织属地街道在居民小区内设立老旧小区改造咨询点,对实施方案、效果图及关键部位改造情况进行公示,为居民答疑解惑,实现群众被动查找到政府主动公开。打造“政务公开+议事平台”模式,创新聘请居民代表担任“群众监督员”,搭建社区民主议事平台,及时将旧改中的重大事项决议和实施结果向居民公开,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旧改实施及改后自治,目前已聘任群众监督员126人,在47个旧改小区实行民生工程居民评判。如清风碧波老旧小区改造时结合群众意愿,将小区原有的黑臭池塘改造成榕树广场,打造社区红色议事亭,在优化小区生态环境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