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2023年度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以下简称:CACA技术指南)发布暨精读巡讲(浙江站)新闻发布会举行。据介绍,此次活动将于7月15日—16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办,国内顶尖癌症专家将齐聚杭州,探讨肿瘤治疗规范化之道。浙江站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委会、肿瘤胰腺病学专委会、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承办。
CACA指南将进校园、进基层
在新闻发布会上,受中国抗癌协会樊代明理事长委托,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教授介绍了CACA技术指南研制出台的背景以及精读巡讲情况。
程向东介绍,中国每年有4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天约有8000人死于肿瘤。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到2030年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不低于46.6%,其中,规范化诊疗的推广是提高整体诊治水平、提高五年生存率的关键。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沿用、参考或翻译国外的指南给国人治病。国外的指南固然有一定作用,却不能完全替代本土指南,促使中国必须研制自己的指南,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以下简称:CACA指南)由此而来。指南由13000余位权威专家集体编写完成,覆盖53个常见瘤种和60个诊疗技术,诊疗技术篇称为CACA技术指南。
程向东说:“53个瘤种,从‘防筛诊治康’五个维度阐述了各类肿瘤治疗的独到之处,而CACA技术指南中,从我们掌握的肿瘤治疗‘武器’入手,贯穿主线的是评、扶、控、护、生,主旨都是体现医生要让多学科整合诊治,为患者实现治疗最优化。”
据介绍, 本次活动除了指南发布、指南认证专家授牌、精读巡讲等重头戏之外,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CACA指南进校园、CACA指南进基层、科普宣教进基层等活动。
程向东认为,CACA指南进校园、进基层,有着两方面的积极意义。对于医学生而言,将这样的指南纳入医学院校的日常教学,必将积极推动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具有规范治疗准则、先进治疗理念的中国当代医学生;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当下的肿瘤治疗手段多样,了解CACA指南,了解肿瘤治疗,将能有效提升肿瘤防治科普水平。
精读内容与患者更好预后息息相关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活动中,全国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还将就《CACA技术指南—C-HIPEC技术》和《CACA技术指南—胰腺保护》进行精读和讨论。
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朱骥告诉记者,C-HIPEC指的是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腹腔原发肿瘤中,例如胃癌、肝胆胰肿瘤、妇科肿瘤,癌细胞容易在腹腔内进行播撒,产生许多微小的病灶,这些病灶通过手术切除干净不现实,所以医生将化疗药物用液体的形式打入腹腔内,控制这些弥散病灶,另外加上一定温度的作用以加强药效。
朱骥介绍道:“但腹腔热灌注化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哪些患者适合这一技术,哪些病症可能获益不大,这都需要指南的归纳和专家的精读,让更多医务人员用好这一肿瘤治疗手段。”
对于很多肿瘤患者的治疗而言,不是肿瘤一切了之即可,还需要有好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尽最大可能保留器官的功能。本次活动的另一项精读内容《CACA技术指南—胰腺保护》,则从胰腺的保护入手。朱骥说:“胰腺是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因其解剖位置隐匿,多种肿瘤即便对其存在损伤,也容易被忽视。胰腺受损后,容易诱发腹膜炎,所以我们医生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可能发生胰腺损伤的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做好胰腺保护,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