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1-4月)杭州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 2023- 06- 02  09: 11       来源: 杭州市商务局        浏览次数:

今年1-4月,我局重点围绕社零指标,坚持周调度、周拼盘和周晾晒机制,梳理“增量、减量、变量”三本账,多措并举促消费,全市社零指标双双止跌回升,实现了正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社零: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5亿元,同比增长8.2%,较1-3月提升5个百分点,其中4月单月628亿元,同比增长24.5%,显示强劲复苏势头。其中商品零售1901.6亿元,同比增长6%;餐饮收入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

(二)消费在线:据消费在线数据显示,1-4月全市消费金额4212.2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外来消费932.9 亿元,同比增长28%。从客单价来看,受疫情对就业和收入的滞后影响,1—4月呈逐月下降趋势,其中商场客单价同比降幅达50%以上,居民对大额消费更趋谨慎。

二、运行特点

外来消费重现繁荣。据消费在线统计,1-4月,外来消费932.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五一”长假来杭游客达700多万人次。

重点行业增速较快。根据定点监测企业数据显示,餐饮消费“火”,4月增长110.3%,如楼外楼增长703.83%、杭州酒家增长257.95%、天香楼增长244.59%。商场增速“高”,4月同比增长55.3%,其中杭州大厦、湖滨IN77分别增长86.8%、76.1%。家电家居“涨”,4月同比增长42.6%。

商圈集聚效应明显。湖滨商圈、钱江新城商圈、武林商圈,4月分别增长32.2%、72.6%、102.7%,其中湖滨商圈客流量309.2万人次,同比增长71.5%。

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根据“促消费活动要频”的要求,先后举办了“味美浙江”餐饮消费欢乐季、双品网购节、数智消费嘉年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发放汽车消费券2.73亿元,直接拉动零售额112.5亿元;3月中旬释放10万个燃油车牌照,带动我市汽车消费止跌回升。发放上亿元其他各类消费券,有效提振了消费人气。

居民消费趋向保守。疫情后,居民消费信心还未完全恢复。根据银联统计数据,我市今年1-4月客单价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其中“五一”期间,湖滨(-17%)、武林(-43%)和钱江新城(-32%)三大商圈客单价都是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市居民储蓄突破2万亿元(2.17万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8.4%。

三、下步举措

攻坚目标:紧紧锚定上半年确保6%、二季度力争8.5%的目标。主要举措有:

发挥政策效应促消费。抓住《进一步提振消费阶段性举措》政策出台契机,鼓励零售、餐饮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开展平台消费激励活动,推动头部平台企业进一步发挥线上消费优势。鼓励各区、县(市)开展汽车促销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努力实现新一轮发放的8万个小客车调控指标中有4万个转化为二季度社零。

加强企业招引促消费。紧抓经普年契机,招引商贸头部企业,推进优质企业入库纳统。推进开市客、杭州中心等商贸项目和梅鹤堂等6家米其林餐厅尽早开业;招引京东超级体验店、奔驰新能源车总部、福特汽车区域经销中心等新主体落户杭州。加强“扫楼”,深入挖掘潜藏的大体量优质电商企业,推动直播电商企业转化为社零企业。

打造消费品牌促消费。依托西博会、亚运消费季、数智消费嘉年华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端午等节假日和“618”电商大促等时间节点,举办50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打响“数智消费•共富生活”城市消费品牌。出台《关于打造“不夜天堂•乐购杭州”的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会展消费、培育消费新场景新热点,打响“不夜天堂•乐购杭州”夜经济品牌。发布《推进杭帮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和《关于加快推进杭帮菜研发和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举办“味美浙江•烟火杭州”系列餐饮促销、首届亚洲美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