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91165/2023-27208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文广旅游提〔2023〕16号 公开日期: 2023-06-15
发布单位: 市文广旅游局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78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时间:2023-06-15 11:51      来源: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浏览次数:

蔡节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亚运时代,进一步推动文体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与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和市经信局共同商议,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一直秉持国际化、全域化、品质化和数智化发展之路,把文体旅融合发展作为推进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一)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稳进提质。一是规划引领促发展。近三年,编制完成《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杭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出台《杭州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关于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州市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及补助标准》等政策文件,为文体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障。二是示范创建强基础。近三年,杭州积极培育文体旅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参与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评定工作,共创评临安大明山景区运动休闲旅游基地等4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富阳桐洲岛(皮划艇)—永安山(滑翔伞)—龙门古镇(定向)等4条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房车露营(千岛湖怡居房车露营基地)等21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三是产业集聚有特色。目前,杭州拥有国家级运动休闲乡镇1个(淳安石林),列入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培育名单8个。通过文化赋能、体育加载、旅游带动,培育发展以桐庐合村、萧山戴村、淳安界首和建德乾潭等为代表的文体旅融合的休闲乡村,逐渐形成一批“慢生活·快运动”“有味道·有风情”“领域细分·特色彰显”的运动休闲乡镇集群。通过运动休闲乡镇培育,不断提升文体旅休闲产品丰富度和产业集聚规模性。

(二)打造文体旅融合产品提振消费。一是“环浙步道”产品日趋完善。“环浙步道”是打响“运动浙江·户外天堂”品牌的重要项目,也是杭州建设“户外运动之城”的重要举措。2022年我市完成568公里的“环浙步道”建设,后续三年将完成剩余步道的建设。2022年5月在余杭径山举行了环浙步道样板路段暨零号桩的揭牌仪式,从径山出发,沿途串联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展示秀美山水、品味宋韵文化,融合文旅体育、倡导户外休闲运动。二是户外休闲旅游节提供融合消费体验。“入坑·野趣杭州”2022户外休闲旅游节以打造杭州文旅“消费场景扩容”的典型范例为方向,选择露营网红营地空间,打造户外休闲活动空间,通过展览、市集、音乐、电影、运动、露营、开幕式、评选等活动形式,营造城市自然的文旅综合消费空间,助推大杭州户外旅游市场热度,推动露营与旅游、健康、休闲、文创及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步开展的线上2022杭州户外休闲旅游节集结杭州露营、徒步、骑行、房车四大领域户外旅游相关旅游产品,促进杭州短途旅游品类产品、消费。三是文体旅共促夜间经济繁荣。以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打造夜演、夜宴、夜宿、夜游、夜购、夜娱、夜读等旅游休闲业态,将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建设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消费集聚地。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个。同时,通过推出丰富的体育健身夜产品,举办多样的体育运动体验和文创、体育用品市集活动,提振夜间体育健身消费。2022年共推出了20余场体育健身夜经济活动,内容聚合了运动健身、文化娱乐、购物体验等,成为广受市民喜爱的文体旅融合消费体验活动。

(三)推出文体旅品牌活动扩大影响。近几年,我市在不断提升“杭州动漫节”“杭州文博会”“杭州马拉松”等文体旅品牌活动的同时,还陆续推出了“宋韵文化节”“杭州奇妙夜”等文化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品牌活动。特别是围绕亚运主题,持续深化“亚运城市行动”方案,推动形成“全民健身,共享亚运”赛事活动体系,举办了杭州城市定向赛、京杭大运河龙舟争霸赛、全民健身漫步钱塘毅行大会、全民健身日等品牌活动,惠及到全市191个街道(乡镇)所辖的3000多个社区(村),带动市内外十几万人参加,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下一步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杭州亚运难得机遇,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城乡联动,努力从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推进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产业集聚,夯实运动休闲旅游发展基础。根据各区、县(市)不同特色和发展重点,培育一批运动休闲乡镇,为运动休闲旅游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重点建设萧山戴村郊野运动休闲乡镇、富阳东洲水上运动休闲乡镇、桐庐瑶琳山地拓展运动休闲乡镇、桐庐合村漂·雪探险运动休闲乡镇、淳安石林运动休闲乡镇、淳安界首自行车运动休闲乡镇、建德乾潭山水运动休闲乡镇等。按区块、有重点地大力发展水上、山地、空中等特色休闲运动旅游。

(二)注重年轻族群,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一方面,积极打造年轻族群热衷的国际赛事旅游目的地,紧抓杭州亚运会契机,积极申办影响深远、更高品质的国际顶级赛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现有的杭州体育品牌赛事,大力提升杭州马拉松、国际(杭州)毅行大会、杭州西湖赛艇挑战赛、千岛湖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建德17℃新安江“夏日冬泳”国际挑战赛等品牌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赛事对旅游的带动效应。同时,积极引导今后办赛向“一赛、一展(展览)、一会(会议论坛)”的模式发展,引进旅行社、会展公司等参与合作,从而拉长参与者的逗留时间,增加消费。另一方面,打造一批等广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型高端运动休闲产品,大力发展低空飞行、冰雪运动、马术运动、汽车越野、精致露营等运动休闲产品。充分发挥各类亚运场馆、接待设施的功能和作用,推出一批亚运城市旅游体验标志性成果。开发富有杭州特色的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全面提升观赛参赛人员休闲旅游一站式服务质量,打响亚运旅游品牌。举办好“户外休闲旅游节”“杭州奇妙夜”等品牌节庆活动,将宋韵体育文化元素与“杭州奇妙夜”有机结合,推出让市民游客可观可看可感的体验项目

(三)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文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是产品共建。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联动,整合资源举办赛事活动和推出文旅体融合产品,最大化发挥各自优势,避免资源浪费。二是品牌共推。组织赴国内大型城市群开展“最忆是杭州”大型文化旅游推广活动,重点推介杭州特色优质文旅资源和亚运、三江两岸水韵等文化旅游和体育相融合的旅游线路产品。同时联合湖州、绍兴、宁波、金华、温州等一起举办亚运赛事的地市,共同加大文旅资源、产品和品牌形象宣传,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计划组织杭州亚运会赛事落地六城市的文旅部门及文旅企业共同赴国内重点客源地市场实施文化旅游联合推广活动。三是人才共育。教育部门将实行优秀“新文科”团队扶持计划,支持市属高校“新文科”团队建设,每个团队每年资助一定量的经费,支持其结合重大文旅项目、杭城历史文化挖掘、数字赋能文旅和文化创新项目进行创新研究,建设一批以数字为核心的文体旅融合平台包括历史研究中心、数字文化创新研究院、京杭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等。文化旅游部门将加强文化旅游综合人才、国际化人才的引育,强化导游等一线专业人才的在岗培训。体育主管部门将重点加强户外运动休闲专项教练员、行动休闲活动筹划及实施管理员等专业人才的培育。同时,引导支持市属高校围绕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趋势要求,加强与在杭文体旅创新类型的企业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企业员工、社会人员构建全生命周期成长的培训体系。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