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91165/2023-27208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文广旅游提〔2023〕22号 | 公开日期: | 2023-06-15 |
发布单位: | 市文广旅游局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陈月利委员:
您在杭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的提案《关于建议尽快出台我市街头演艺规范管理办法,抢抓机遇赋能文旅消费新“蓝海”》(第461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相关意见回复如下:
一、杭州市街头演艺概况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和网络直播平台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才艺主播依托户外直播方式开展街头才艺展示展演活动。加之,杭州市有着较为丰富的高校社群社团资源、专业院团文艺工作者储备,以及数量可观的以“三团三社”为主的基层群众性文化社团组织群体,且这些群体成员往往又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展示需求,渴望“舞台”热衷表演。为此,我局自2021年起,在调研考察、学习借鉴成都、上海等地先进街头演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上城区的湖滨步行街、拱墅区的武林广场、新天地太阳剧场等地试点探索街头常态化演出事宜。并于2021年的5月和2022年的9月相继举办了两届“杭州·上海”双城街头艺术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同年9月,以街头艺术展示为核心内容的全省“文艺赋美工程”在杭州率先试点,自工程启动以来,全市已招募各类文化志愿者逾6000名,组织开展街头艺术展示展演活动近3000场次,初步形成了以湖滨步行街的“湖上乐客厅”、运河上街的“星光365拾光处”、滨江星光大道“凡星SHOW”,以及萧山浙农·东巢艺术公园“落日音乐会”等为代表的一批初具规模的街演区域品牌。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先后配合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美丽浙江、“Z视介”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开展了相应点位采编报道近10篇次。今年来,我们进一步统筹主流媒体资源,协调重点新媒体平台,分运用本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实现“线上+线下”传播推广新模式,截至目前各地已在“浙里文化圈(文艺星火平台)”累计上传小视频近1500个,制作视频公众号信息近300条,初步形成了杭州赋美“看得见的风景”“听得见的声音”“留得下的记忆”的口碑传唱度。
二、关于提案建议的反馈说明
1.关于“出台街头演艺规范管理办法”的建议。去年9月起,省厅谋划部署了以街头才艺展示为核心内容的“文艺赋美工程”。为持续推进该项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继制定出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文艺星火赋美工程”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艺[2022]18号)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全面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的通知》(艺[2022]21号)等文件,并提出了原则性的指示要求。杭州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特别是结合前期街头演艺常态化试点探索的经验,制定并下发了《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深入实施“文艺赋美工程”的通知》(杭艺[2023]1号),对艺人(文艺志愿者)招募、点位设置、活动内容、运行机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同时,跟进做好市演艺业协会社会面艺人招募的资格认定、招募程序等指导性工作。
2.关于“创建多部门联动管理机制”的建议。一是针对点位设置方面,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加大外摆经营支持力度”工作部署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大商圈、商业街区外摆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指导意见》,将商业外摆、户外促销、演艺等活动申请审核权限下放至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另一方面,我局也积极加强与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对接,对原需“一事一审批”的市民广场、景区景点、商业街区外摆区块等三大类公共空间,作为常态化新增文艺赋美点位采取无感备案,试点期间全市先行备案了34个精品演出点位。今年以来,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与本地城管和公安联系对接,新增高频演出点位近200个。二是针对精品点位共建方面。在全面梳理排摸本地适合开展“文艺赋美”展示展演的公共空间资源基础上,坚持“定向包干+定点联动”的合作模式,突出“共建配送+流量带动”的布局原则,合理布点“精品打造区块”点位设置,深入推进“文艺赋美工程”。一方面,在上城、拱墅、滨江、萧山以及西湖风景名胜区等5个城区好中选优推出包括湖滨步行街、鼓楼文化小广场等在内的16个优质点位,与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以及杭州市演艺业协会等专业演艺队伍“一对一”定向共建,植入专业文艺表演团队演出,提升赋美点位演出质效,也已形成了诸如“省文化馆X武林市集”“省文化馆X YUE(约)湖滨”“市演艺集团X宋韵戏舞台”等一批联名网红品牌。另一方面是紧紧抓住商业综合体客源引流的需要,整合杭州大厦501漫生活区、运河上街MALL、东巢艺术公园等10个商业街区、公共文化空间既有的驻场演艺资源,进一步统筹杭州街声团、荞溪古筝工坊、琴宗邦乐队等杭城户外演出流量团队兜底参与,形成“你方唱罢我登场”接续演出的良好氛围。
3.关于“适当配套政府引导扶持政策”的建议。一方面,运用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市场化运营主体参与“文艺赋美工程”的积极性,发挥部门预算引领作用,通过“街头艺术节”“悦动杭州”“城市艺舞台”等关联品牌活动的举办,扩大影响力、美誉度。同时,广泛整合资源,吸引全社会力量共谋共享,用流量、曝光度、热力指数实现多方共赢,逐步形成“专项资金+部门预算+社会协助”的运营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部分区(县、市)还结合具体工作实际“一手抓服务”“一手强责任”。如淳安县提出“打造艺术之城”工作目标,将“文艺赋美工程”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重点;余杭区将“开展文艺星火赋美等夜间演艺项目给予补助”纳入该区《36条“强信心拼经济”全力实现开门红实施意见》;拱墅区将“文艺赋美工程”开展情况纳入该区街道年度目标考核和第三方考评督查科目,并视点位演出情况予以排名奖励等。
4.关于“充分发挥演艺业协会自治自律作用”的建议。充分发挥杭州市演艺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统筹全市国有文艺院团和重点民营文艺演出团体等优质演出资源,充实完善演出队伍;建立健全街头艺术专业委员会和艺人评委会组织架构,组织召集20余支街艺表演团体召开“街头艺术常态化艺人培训会”。此外,还结合日常街演开展实际,对表现突出的街艺团队予以年度激励表彰。
接下来,我局将根据“文艺赋美工程”的部署要求,一是打造城乡联动的赋美爆款点位。其中在城区着重强化与专业艺术院校和省市专业文艺院团合作,以打造培育精品展示爆款点位为主。在农村要结合“浙江省戏剧之乡”“浙江省美育示范村(社区)”等创建工作的同时,依托各级艺术专业下沉资源,开展“+戏曲”“+音乐”“+非遗”“+研学”等“+”系列联名“文艺赋美”活动。二是探索“赋美+直播”方式传递艺术美感。在拱墅区探索“赋美直播间”模式,策划、邀请网络才艺主播驻点直播的方式,开展文艺赋美展示展演活动。积极打造“线上+线下”传播推广新模式,做大做强宣传推广阵地。将我市街头艺术表演常态化向纵深推进。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