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突发公共事件专题 > 聚焦突发
杭州市2023年4月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通报
时间:2023-05-09 12:02      来源: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一、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分析

一是生产安全事故总体平稳。二是建设施工领域事故管控有待加强。三是社会影响较大事故防控压力加大。

二、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工作主要特点

(一)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市安委会印发《杭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的通知》,着重在消防、建设施工、城市运行、工业企业、危化品矿山、旅游等12个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设工程专委会组织开展全市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萧山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督查;道路交通专委会对高速公路隧道、桥梁、互通枢纽,国省道、农村公路和施工道路,以及临水临涯、急弯陡坡、长下坡道路(路段)以及货运廊通道开展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消防专委会部署开展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分别与卫健、市场监管、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联合印发卫健系统、商品市场、电网企业消防安全“七个一”活动方案;交通运输专委会印发《全市迎亚运“两路两侧”三化一平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加强排查整治;工业企业专委会开展全市工业企业领域“一厂多租(厂中厂)”安全专项整治和动火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城市运行专委会开展助企服务,服务行业企业(单位)444家次;农机渔业专委会开展农机渔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共检查农家乐109家,农机主体121家,对全市910艘捕捞渔船、92个停泊点实施集中停泊管理。

(二)持续开展入汛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市防指印发《杭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关于开展入汛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制订风险管控表和隐患整改表,并多次召集市级成员单位和区县防指研究部署防汛相关工作。专项行动以来,全市累计出动检查人数5956人次,检查防汛点位6997处;排查发现229个问题隐患,214个已落实交办整改,15个正在整改中。各行业部门按各领域各条线组织相应的入汛检查工作,水利、交通、城管、规划资源、农业农村、房管、建设等7家单位分别制定了专项检查方案并组织行业检查;各区、县(市)全面深入开展防汛检查,其中,滨江区针对亚运会场馆开展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拉动集结测试;萧山区以“四不两直”形式开展检查,明确包保、属地、部门、督查四个责任;西湖景区开展了西湖水面无动力船只专项防汛隐患排查,共检查471船次。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各地各部门要深刻吸取武义县“4·17”重大火灾事故教训,紧紧围绕“平安护航亚运”这一主线,结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行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要按照“三个必须管”要求,紧盯事故多发易发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细化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和措施要求,结合风险隐患常普常新机制,确保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要统筹抓好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始终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不能整改的要落实安全管控措施。要进一步加强精准执法、刚性执法,突出停产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处罚和行刑衔接,切实将压力传导到企业,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加大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宣传力度,要运用媒体、网络进行广泛宣传,张贴宣传标语,大力营造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氛围,提高全社会参与的热情。

(二)持续做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建设施工领域:聚焦危大工程、关键工序、关键节点等重大风险源的管控,以隧道工程、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大工程为重点整治内容,严格落实防坠落、防坍塌等安全措施。强化建筑市场、施工现场“两场联动”整治,压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转分包和挂靠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消防领域:要开展全市消防安全集中攻坚整治行动,突出经营性自建房(沿街店铺)、居住出租房、高层建筑、工业企业、养老院、医院场所“六个重点”,强化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消防安全监管。工业企业领域:要全面开展“一厂多租(厂中厂)”安全专项整治和动火作业安全两个专项整治,突出“三个重点”,打击十二类违法违规动火行为。道路交通领域: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突出大型客车、重型货车挂车、危化品运输车辆、水上船舶,风险路段隐患治理(特别是施工工地围挡太高影响车辆转弯视线)及驾驶人违法行为打击,严防事故发生。危化品矿山领域:要聚焦重大安全风险,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闭环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企业大排查大整治,突出涉及重大危险源等重点企业,重点整治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动火等特殊作业不规范等问题。

(三)不断细化防汛防台应对准备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全面完成主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在前期防汛准备工作暨风险隐患大排查基础上,重点对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库河网、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水上船舶、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人员转移“八张风险清单”以及亚运场所、应急保障等两个专题共十个重点方面进行再检查、再整治、再落实,做到无漏洞、无死角、无盲区,确保汛期平安稳定。要加强部门会商,及时预报预警,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严格落实直达基层一线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要及时开展防汛责任人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领导干部防汛救灾能力,同时要加大防汛防台公众防御知识宣传力度,加强村社多案合一演练,推进防汛防台安全教育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