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49492940/2023-27167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05-23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 主题分类: | 应急管理 |
为切实提升县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淳安县着力打基础、谋改革、砺精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范化解风险,全灾种应对、全链条防范、全天候守护,全县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建立四项制度,夯实基层基础。包干责任制度。明确“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防汛防台责任,由33名县领导包23个乡镇,316位乡镇领导包355个村(社),4623名村(社)干部按照网格包户到人,实现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全面覆盖。灾害信息员AB 岗制度。县镇村三级768名AB角灾害信息员,汇编成册,A角缺位B角顶补,保证责任明确、无缝对接。分类培训制度。在主汛前组织县、乡两级各类防汛责任人、联络员防汛防台业务培训,同时分类对地质灾害巡查员、水库山塘及堤防巡查员、气象协理员、基层网络员等2000余名进行业务培训、上岗培训,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一乡一档制度。针对各乡镇存在的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森林防灭火等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点,编制安全隐患风险点清单;同时,结合乡镇实际情况,编制多案合一手册,前面加强应急准备。
二是构建四项机制,健全工作体系。联动联勤机制。进一步完善县防指、县森防指指挥机构,组织专班,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风险研判会议。并按照预案要求,建立涉灾部门、专家团队等多方参与的灾害形势会商机制,在启动预案时,按照要求统一入驻县应急管理局,开展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信息共享机制。以应急指挥中心数字化提升为抓手,锚定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等重点领域,通过汇聚、关联、融合各类数据资源,打通应急、公安、水利、气象、规资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和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共用。专家支撑机制。及时对应急管理专家库进行迭代升级,涉及气象、地震、地质、水旱、农业、林业等方面多个领域共21人,同时加强与各区县市应急人才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举措共商。除此之外,全面加强与应科院的交流沟通,开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应急预案修编、风险隐患闭环整治等多方面的沟通交流。常态化演练机制。结合村级突击队随机拉练任务,每月随机抽取部分村社模拟突发事件处置的可视化调度,检验镇村队伍拉练任务执行完成情况及设备连通率、30分钟响应率和连线质量达标率,形成月度通报,逐步夯实新形势下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的综合实战能力。
三是强化四项准备,强化应急储备。应急预案准备。完成全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5大类共计51个专项预案的修编备案,并编制简易操作手册,明确了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处置流程和保障措施等。应急力量准备。目前23个乡镇均已组建50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全面组建“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355个村社落实组建30人的应急突击小分队,并配备关键物资装备;拥有四支社会公益救援队确保队伍随时拉得出,救援“零”耽误。应急物资准备。全县共采购了239套“三大件”,11个多灾易灾乡镇所有行政村防汛“三大件”已全覆盖。各乡镇按已要求防汛“四小件”采购到位。县商务局近期将采购约80万元的县级救灾物资对去年销号的应急物资补充入库。应急能力准备。全县371个避灾安置场所中,已规范化建设的有244个,可视化提升151个,今年需完成省市46个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计划于8月底完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