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驿家”主题活动。
“有课来临”花艺课程。
临平首个“云共享法庭”成立。
组建工会法律援助团队。
“小哥之家体验日”活动。
一个个劳动者的身影,绘就最真实、最动人的图景,汇聚最深厚、最磅礴的力量。
以劳动圆梦,以奋斗起航。在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4月27日,临平区成立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云共享联盟,以自己的方式庆“五一”迎“五四”,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主旋律,彰显广大劳动者和青年职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
今年,在临平区工会系统助力“两场硬仗”攻坚行动誓师大会上,“示范领航 提升区域企业和谐发展形象”等十大攻坚项目发布,推出更多务实举措,营造全线发力、上下同欲的推进氛围。此次成立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云共享联盟,就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借势借力,以打造“云共享法庭”、建立工会法律援助团队为重点,形成工会与两新工委、人社、司法、法院、工商联协同维权新模式,促进劳动领域矛盾纠纷的有序化解,实现工会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性作用。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匠心”宣讲团、青年工匠作用,延伸“有课来临”、“爱心驿家”服务阵地,聚力实施“思想引领、权益维护、素质提升、品质服务”等工程,打造企业职工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广大职工和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造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共富生态体系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临平区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遵循,以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五大行动”为工作落脚点,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服务保障,努力构建凝聚共识、同频共振、样板共创、动能共聚的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共富生态体系。
以沉浸式氛围营造广泛凝聚共识。通过“有课来临”、云宣讲、“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藕花洲“企新说”等多种形式,进一步突出宣讲活动的理论高度和实用广度。同时,拍摄制作《“临”跑创富 “工”赴精彩》系列片,宣传区内企业及各级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强化职工服务、护航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激发广大企业、职工及工会干部为临平区的和谐共富建设助力添彩,并在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浙江新闻联播、央视新闻播出。
以组团式职能协同促进同频共振。在区委领导下,与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联系制度,在区级层面形成推动工会工作的强大动能。联合区人社、工商联推动成立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定期召开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重点难点事项。开展工会组建攻坚集中行动,与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共建1000余家,非公企业建会率动态保持在95%以上;与人社、住建等单位开展建设领域欠薪“百日攻坚”专项检查督查行动、在建工程项目落实六项制度飞行检查等,聚焦33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集中排查整治欠薪隐患,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与区检察院联合下发《关于建立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形成维护职工劳动保障权益合力。
以示范式品牌效应推动样板共创。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命名首批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单位20家,在全区范围内树规范、树榜样、树信心。比如,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推出泰昌“泰爱+”品牌,深抓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快乐工作,认真生活”新理念。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技能人才职级制,畅通技能人才职级上升通道。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推进“政府+企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帮扶模式,持续打造西奥人才的生产线,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和保障;子不语集团以“同命运 共分享”作为企业文化共识,深化集体协商“稳岗位、促发展、构和谐”行动,形成集体协商在工资收入分配中的共决机制。同时,阶段性评选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单位50家、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培育单位100家,梯队式推动辖区企业开展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着力凝聚全区广大职工勤劳致富助力共同富裕的广泛合力。
以全链条式关心关爱实现动能共聚。建立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有效机制,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全区厂务公开工作、企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不断提高一线职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搭建职工全职业周期成长平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提高职工技能素质,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并与区人社局、区教育局等16家单位成立“临航未来”工匠学院联盟,打造工匠转化器,形成“匠苗-匠才-工匠-讲师”的技能人才培育闭环体系。鼓励开办企业大学以及持续开展“双证制”工程,提高职工学历和技能素质,推动更高质量就业,不断为企业和产业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打造“有课来临”品牌,重视支持“妈咪暖心小屋”“爱心驿家”联盟建设,以及“小候鸟”暑期爱心班等惠及各行各业职工群众的活动,不断提质扩面,打造具有临平工会辨识度的服务创新模式。
突出资源整合 力量融合 工作聚合
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展现担当彰显特色
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因素复杂多变,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劳动关系协调难度,职工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并面临新旧矛盾交织等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重点从维护职工基本权益、助企纾困保就业、关爱帮扶、服务职工、创新提升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助力实现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临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云共享联盟将突出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工作聚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引擎不断探索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路径,努力在服务中心、服务发展中展现担当、彰显特色,团结带领全区职工群众为打赢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云共享法庭”,方便职工群众一站式维权
随着劳动者利益诉求及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临平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区人社局等部门构建了联动工作格局,建立人民调解加仲裁确认机制,实现调解优先,仲裁阵地前移,提供综合性一站式非诉讼争议解决服务,提升调解质效。同时,通过法制讲座、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积极引导产业工人学习法律法规,提升产业工人法律素养。
此次,临平首个“云共享法庭”建在区职工服务中心,同步将借势各镇街人民法院共享法庭,实现工会“云共享法庭”全域覆盖,切实发挥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打造工会与两新工委、人社、司法、法院、工商联协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新模式,让劳动者切实感受工会组织的关爱和“云共享法庭”带来的便利。
通过共享法庭+工会模式,发挥工会、人社、司法、法院、工商联等各自优势,建立律师解案、仲裁调解、法院指导“三位一体”“云共享法庭”机制,让律师、仲裁员和联系点法官通过钉钉连线直接参与职工普法、纠纷调解、案件审理,打通云上维权快速通道,有效增加职工线上普法路径,实现工会维权由“中转站”直达“终点站”的突破,同时解决了以往基层工会调解缺乏法律效力的痛点。
——组建工会法律援助团队,推进全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职工依法维权和法律服务工作,依法、科学、及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临平区总工会联合区司法局,整合法律服务优质资源,组建工会法律援助团队,招募10家律师事务所作为首批团队,招募团队律师注册为工会法律志愿者,紧紧围绕“服务职工,共筑和谐”的服务理念,为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协助工会组织调处重大劳动纠纷和涉访信访问题,为企业提供用工体检,发放法律服务包,全力推进全域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服务职工阵地资源共享,同心同向凝聚发展合力
暖心服务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润滑剂”。临平区总工会依托职工服务中心、社区联合工会、公益组织等阵地资源,以快递员、送餐员、网约车(货运车)驾驶员等新就业群体;环卫工人、道路停车收费员、交通协辅警、建筑工人、园林绿化工等户外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设立“爱心驿家”,将饮水、充电、热饭、歇脚等服务送到他们身边,切实解决“休息难、充电难、就餐难”等问题。目前,临平区共有“爱心驿家”(站、点)联盟成员(单位)58家,累计服务职工超过8万人次,临平街道总工会北大街商圈工建服务站“爱心驿家”、临平邱山大街电信营业厅“爱心翼站”获评中华全国总工会“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近年来,临平区总工会还以打造“有课来临”为品牌,以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职工文化为目标,先后开设时政学习类、文体活动类、生活服务类等多门课程,聘请社会专家和学者,免费为基层工会送课上门,邀请职工走进工人文化宫,有效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以“临平山下 运河岸上”为主题元素,设计发布了“有课来临”IP及周边产品,延伸“有课来临”品牌内涵及增强内生动力。每年以体验课—精品课—匠心课构建全链条课程体系,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益培训50场以上,进一步推动职工教育资源和文化阵地“云共享”。此外,还成立了一支由工会干部、劳模工匠、优秀职工、新业态劳动者组成的“匠心宣讲团”,通过工会干部带头讲、专业团队深入讲、劳模工匠现身说、网络媒体在线播等方式,深入企业、车间、“爱心驿家”等开展宣讲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2年,宣讲团线上线下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40余场,参与职工6300余人次。
成立仪式上,还为10家“爱心驿家”示范点、10个“有课来临”教学点授牌,为10位“匠心”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并启动临平区青年工匠认定工作,进一步推动职工教育资源和文化阵地的共建共享,同心同向凝聚发展合力、激活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