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
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广泛聚焦
杭州荣膺全国首批
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一起来看看吧!
人民日报
《浙江杭州:发展普惠托育 惠及万千家庭》
健康中国观察网
《多措并举助力杭州荣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浙江日报
《杭州荣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 打通托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
《【浙有善育】如何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水平?杭州通过这项表彰来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杭州日报
《全国首批!杭州上榜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呵护“最柔软的群体” 杭州有这些新解法》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
《杭州成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都市快报
《持续擦亮“善育在杭”金名片 杭州荣膺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杭州移动电视
《杭州聚焦普惠·优质·均衡 为你多一点服务》
杭州在国内较早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市政府连续四年将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纳入民生实事工程。近年来,杭州在扩大普惠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规范服务机构管理、提升家庭养育照护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出台全国首部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建办法,全国首创婴幼儿成长驿站,率先推出“医育结合”模式,不断擦亮体系完善、主体多元、医育结合的“善育在杭”金名片。
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杭州能在这一领域率先拿到“国字头”荣誉称号,靠的是哪些“加分项”?
配建办法、普惠认定和示范评选
政策保障为机构减负、增彩
四年间,杭州婴幼儿照护服务“赢”在起跑线,更是后劲勃发。
截至今年2月底,杭州市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各类机构1046家(含幼儿园办托),托育服务设施街道(乡镇)覆盖率97.41%;可提供托位4.5万个,每千人托位数3.7个,建成婴幼儿成长驿站431家。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可持续发展,聚焦设施建设、机构管理、服务质量、人员培训、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杭州市政府的政策统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年来,杭州出台了20余个相关文件并落地实施,构建了“2+X”政策体系。特别是2022年,出台全国首部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建办法和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两项新政策。正是看到了“需求端”和“供应端”的不平衡,不断为服务“打补丁”。一方面,将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基本配套,通过算力算法精准匹配需求;另一方面建立符合杭州实际的不同办托主体适用的普惠认定机制和精细化的财政补偿机制,保障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可健康运营。
除了为机构“减负”,还要为机构“增彩”。杭州制定了《杭州市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奖补实施方案(2021-2023年)》,自2021年起,每年评选25家示范性机构,根据托位规模给予5-15万元综合奖补。
“希望示范性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具有特色的托育服务和育儿指导,同时要守牢安全底线,强化规范管理,深化‘医育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婴幼儿照护资源和经验做法。”杭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多元化办托“百花齐放”
打通托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政策保障支撑下,依托社区和单位两端,杭州的1046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构建了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和幼儿园办托等“5+X”多元化办托体系。
随着二孩、三孩时代的接踵而至,“单位办托”再度成为热词。杭州市卫健委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现有存量建筑,在达到准办标准和消防技术规范的前提下举办托育机构。目前,杭州共有13家单位内部开办职工托育园,如海康威视集团、北部软件园、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均开办面向内部职工的普惠托育园,实现带娃上班;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市儿童医院等8家医疗机构,成立“全市卫健系统托育服务联盟”,推动办托资源共享。
在托育园重新走入单位内部的同时,社区办托打通了托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杭州积极推动社区提供场地办托,因地制宜挖掘资源,将社区普惠托育点融入现代社区、未来社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引入专业机构运营,全市已有73家由社区举办的公建民营普惠性托育园。
杭州还在全国首创婴幼儿成长驿站这一服务载体,每周免费开放5天以上,免费提供家庭养育指导、养育技能提升课堂、育儿指导活动等,有条件的驿站还提供临时托管服务。
数字赋能 服务提级
率先全面推广医育结合模式
2022年12月,西湖区三墩镇东方未来托育园的乳儿班刚开设,便收托了3名宝宝。托育园相关负责人说,小月龄婴幼儿还不会表达,更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照护者,三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定期安排儿保医生入园指导婴幼儿喂养与营养工作,检测发育状况,举办科学养育照护相关公益讲座。
儿保医生走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在杭州已不鲜见。目前,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实现了儿保医生签约全覆盖,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生长发育、心理行为等开展健康宣教、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比如,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贝雅托育园计划成立“星星的孩子工作室”,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筛查;滨江区打造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新模式,打造儿童保健管理、分级诊疗、传染病症状监测、治理监管应用场景。
杭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得益于杭州数字化改革,建设婴育服务数字化集成。依托城市大脑“一老一小”平台,整合多源数据,加快推进婴育服务数字化。围绕托育服务“房、人、资金”三个关键节点,整合托育服务全流程数据,构建从服务对象、监护人、监管单位到主管部门的“全链条”治理服务体系,推动就近托、便捷托、放心托。
未来,杭州将着力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向纵深发展,通过合理增长托位,深化服务内涵,充实服务内容,规范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婴幼儿照护服务社会支持和群众知晓度,打造“浙有善育”的杭州样本,为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擘画全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