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751/2023-27096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03-30 | |
发布单位: | 市审计局 | 主题分类: | 审计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审计局统筹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和审计委员会交办的重大任务,较好发挥了审计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的作用。组织实施的“杭州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专项审计调查”项目获评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实现了连续五年获得全国优秀审计项目的目标。同时,在各项考评中都取得较好成效,如在全省审计机关年度考核中排名第一,在全市2021年综合考评工作中获评进位显著单位;局班子连续第三年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审计干部获市劳动模范、最美公务员、担当作为好干部等荣誉。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1.认真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提请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审议审计计划、预算执行审计报告等重大事项,并围绕审计计划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成果运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关键环节,闭环落实会议议定的重要事项,服务市委审计委员会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
2.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贯彻“两个文件”精神,坚持全面如实向省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请示报告送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重要文稿,并加强下级党委审计办工作的指导,切实将讲政治要求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
3.推动监督力量贯通协同高效。强化与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贯通协同,合力落实好市委审计委员会部署要求。如:与纪检、巡察等部门加强会商工作,提升了协同监督精确度;创新与组织部门的会商研判方式,解决以往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滞后的问题;与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建立联合督查协同机制,持续推进重点难点问题整改。
(二)强化担当作为,助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1.精准服务国企高质量发展。对我市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力服务国企改革和班子建设。
2.着力促进经济稳进提质。紧盯大资金、新政策,以大财政视角系统开展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区县财政决算等项目,促进出台多个制度。
3.着力保障共富示范建设。组织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民生审计项目,有力推动相关政策、资金和项目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持续护航亚运盛会。配合省审计厅开展亚运会跟踪审计,并对亚运保障类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力促加快项目建设、制度完善。
5.着力推进权力规范运行。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五年规划,引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干部大监督机制,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三)加快塑造变革,增强审计发展内生动力
1.推动审计数改实战实效。建成干部管理数字化应用平台,向省委组织部专题汇报并在全省审计机关推广,获评2022年度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积极承接并完成了省审计厅数字化改革13项试点任务,位列全省第一。优化远程非现场审计等工作模式,通过大数据审计发现问题占比数持续提升,5篇大数据审计案例被评为全省优秀案例,位列全省第一。
2.推动审计整改提质增效。完善工作机制,实现省市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大督促督办力度,由市委督查室牵头召开全市重大审计问题清单专题推进会,并对省级清单问题逐一出具督办单,推动重大审计问题整改提质增效。
3.推动审计质量持续提升。对标对表审计署优秀项目标准,积极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加强全链条研究;网格化落实全员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责任,有效拓展审计发现和揭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市本级1个项目获全国优秀项目,全市7个审计项目获全省优秀项目。注重多方统筹用力,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审”协同力量,有效弥补审计力量不足。
4.推动队伍建设更加过硬。印发“五张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连续第4年在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开展“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企业大走访”“破难题、促发展、助共富”等主题活动,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能力。采取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审计机关挂职、到上级审计机关、省市巡视巡查和重点项目帮助工作等培养方式,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开展“走基层 解难题”专项调研,推动优化班子结构,为基层审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2023年初步工作思路
2023年,杭州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等重要精神,围绕打赢“两场硬仗”、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履职,找准审计监督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审计监督现代化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支撑。
(一)着力推进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取得新进展
1.全面落实“集中统一领导”要求。紧扣审计机关政治属性,以落实市委审计委员会决定重大事项、主要领导批示的分解落实和督促检查为抓手,持续推动把市委的要求贯彻审计监督全过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强化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各项规定,并尽心做好上级审计机关涉杭审计项目的协调、配合、保障工作,全面体现“集中统一领导”的审计成果。
2.全力深化审计协同联动机制。落实好我省关于“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文件精神,探索审计与纪检监察、巡察的协作配合新方法、新路径,提升监督协同性和精准性。深化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的协作配合,提高会商研判质量,推动年度审计对象会商全覆盖,为干部管理监督、选拔任用及完善制度提供重要参考。
3.加快构建全市“一盘棋”格局。紧盯县级党委审计办运行的薄弱环节加强调研指导,促进提升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持续推动“三个全覆盖”工作机制,并依托党委审计委员会的制度优势,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在基层审计机关班子结构、队伍建设、业务提升等方面解难帮困,助力审计事业发展全域提升。
(二)着力推进常态化“经济体检”作出新贡献
1.紧扣高质量发展强化审计监督,推动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
2.紧扣三个“一号工程”落实强化审计监督,助力把发展潜能转化为发展胜势。
3.紧扣共同富裕城市范例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紧扣“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强化跟踪审计,助力亚运赛事顺利、廉洁、高效、安全筹办和举办。
5.紧扣权力规范运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杜绝“七气”、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三)着力推进审计监督能力实现新跃升
1.持续深化审计整改工作。完善省市重大审计问题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对共性问题、上级审计机关发现问题、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督导,并不定期组织审计整改“回头看”和实地督查,确保问题限时高质量“清零”并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
2.持续推动审计创新变革。探索建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适时修订出台《杭州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以更高标准落实审计质量全员全流程管控机制,优化非现场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协同机制,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
3.持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五张清单,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开展研究型审计作为提能增效的关键之举来抓;通过优师带徒、上挂下派、以审代训、课题研究等形式锻炼干部、培养干部,塑造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督促广大审计人员保持客观求实、严谨务实、专业扎实的工作作风,保持“赛马争先”的工作状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使敢审敢严、真审真严成为习惯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