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形成隐患整治高效闭环,强化数字监管,建立应急管理电子化数据库,实现安全态势智能管控实时监测,拱墅区细化管理精度,“三个一”构建整体智治的应急保障体系。
一是聚焦应急救援,形成“一盘棋”调度。建立“1+1+N”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应急消防管理工作组抓统筹、1名应急消防管理员抓工作、N名网格员抓落实),明确相关岗位工作责任清单和履职清单,将应急管理、防汛防台、消防救援等内容纳入基层网格员工作职责。按照“135快速救援图”和“15分钟快速应急响应救援图”要求,推进“3站”规范化建设,使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区域型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有效结合,相互支撑,形成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核心能力。目前共有社区微型消防救援站164个,建立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26个,完成社区级避灾安置点规范化建设143个,完成省级减灾示范社区建设47个,实现区、街道、社区全覆盖,做到“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强、实战水平高”。
二是聚焦智慧应急,实现“一平台”联动。拱墅区应急管理局用好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完善安全设施基础建设,迭代升级“城市眼·云共治”基层智治系统,向区政府申请专项经费,购置无人机、单兵、布控球,并为18个街道配备单兵,所有数据汇集到区城运中心一个平台,实现现场处置实时联通、统一调度、精准指挥。投资200万元,升级智慧消防应急管理系统2.0版本,新增数据多跨协同、隐患闭环处理流程深化改造、指挥调度中心等10项功能,通过GPS和数字化手段,自动下达出动指令,并实时显示和回看微站人员、车辆的实时位置和轨迹,通过物联设备实时采集和监测重点部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动捕捉和上报电动车进入电梯等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应急消防管理智慧化建设水平。
三是聚焦预警监测,打造“一张网”防控。针对防汛防台工作,拱墅区整合现有平台,结合数字孪生手段,打造全领域一网感知、全链条一体指挥、全方位多元共治的“一网统管”城市防涝智治新模式。全方位统揽我区“城市内涝预警&防护”的数智管控,当前已形成多屏结合、多元共治、全流程闭环处置的积水防涝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升了城区现代化内涝治理水平。强降雨期间,区城管局、规划资源分局等部门根据城市易涝点等200余个液位监测点,做好滚动监测预报预警,做到动态监测、精准预报、快速预警。区防指办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基层责任和党政领导临灾暴雨预警“叫应”机制,既要“叫醒”,也要“回应”。畅通信息传递沟通渠道,确保险情、灾害第一时间通知到有关部门、企业和人员,指导企业和社会公众做好防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