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流感季!近日,来杭州市西溪医院感染一科就诊的流感患者明显增多。
感染一科主任医师黄谦介绍,这波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主要症状为高热不退,还会伴有头痛、肌肉痛、咽痛、咳嗽等。感染人群多是儿童,像幼儿园的孩子、小学生,都是聚集性发病。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哪些区别?如何预防流感?黄主任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
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为主。目前春寒料峭,依然是流感的好发时节。
流感病毒如何传播?
人群普遍容易感染。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 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感染。
需要警惕的是,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单纯型
此型为主,预后良好,畏寒、高热、乏力、头晕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少数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肺炎型
少见,多发生于高龄、儿童、原有慢性疾病基础的人群。发病数日内即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等。
其他型流感
少见,胃肠型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脑炎型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特征;中毒型流感主要表现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休克及DIC等。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从以上症状来看,流感的症状表现更重,普通感冒总体比较轻,一般发烧不明显,低热,或者出现一些流鼻涕、眼睛干涩、咳嗽,有点咽喉不舒服等。
从治疗上来看,患上流感后,有抗病毒药,最好在发病以后48小时之内服药,越早越好,发病以后马上吃抗病毒药效率更高。普通感冒一般对症治疗就行了,多喝水,注意休息,没有什么特效药。
哪些人得了流感容易发展为重症?
以下人群得了流感容易发展为重症,要特别当心!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肥胖者(BMI大于30)。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但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遵守咳嗽时的礼仪,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