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转发《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司法局
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时间:2023-02-06 13:45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现将《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31日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杭州市司法局

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为统筹推进我市今后一段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国家和浙江省“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及《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法治杭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要求,全面落实法治杭州建设部署,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把杭州建设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先进实践城市,构建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打造形成具有杭州辨识度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标志性成果,基本建成与杭州城市定位相匹配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民普法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全民守法理念深入人心,公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践行,基本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行为习惯。

——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系统性作用不断发挥,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普遍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参与率、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杭州普法”品牌价值明显增强。创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个以上,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00个、培育优秀社会普法组织500家,新增各类法治宣传教育阵地1000个。

——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数量五年倍增目标,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占比达到90%,新增“法律明白人”10000人以上。社会各行业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深入推进。

——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评估更加科学。建成全省领先的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评估体系,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评估标准更加规范完备,绩效评估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不断增强,绩效评估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明显提升。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为深入实施《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法治杭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支持和服务。

——坚持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理念,尊重人民群众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紧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统筹推进。坚持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相互促进,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动全民守法。整合普法资源,提高普法供给率、覆盖率,促进区域、行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均衡发展。

——坚持数字化导向。运用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制度机制、工作内容、方式手段进行整体重塑,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理念、新方式、新形态,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杭州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学法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重要内容,加强部署落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学习重要内容,列为市、区县(市)党校(行政学院)的必修课,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走进中小学课堂教育,做好进教材、进头脑工作。充分利用各类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载体,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二)持续推进宪法宣传

深入持久地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保证宪法实施。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学习宣传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增强公民国家认同感。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宪法体验。结合青少年成长及学习生活实际开展宪法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宪法意识。持续发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宪法宣传教育作用。以“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


专栏1:打造宪法宣传杭州品牌

  1.推动全市宪法宣传阵地建设,丰富宪法元素。

  2.发挥宪法宣讲团作用,广泛开展宪法宣讲。每年12月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月活动。

  3.继续开展青少年宪法主题艺术展等活动,打造宪法宣传品牌。

  4.深入开展“宪法十进”活动(宪法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家庭、进网络、进“两新”组织、进宗教活动场所)。


(三)大力开展民法典宣传

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阐释好民法典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以及新规定、新概念和新精神。持续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宣讲,推动形成全民学习宣传民法典的格局。加强民法典主题法治宣传教育阵地、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民法典普法宣传供给。坚持利用民法典应知应会口袋书、典型案例、短视频、公益广告和表情包等形式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推动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真正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动,着力形成社会新风尚。

(四)深入宣传党内法规

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章程》,形成学习党章、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良好氛围。学习宣传党的领导、党的组织、党的自身建设、党的监督等方面的法规,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把党内法规学习教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学习宣传效果。

(五)深入宣传与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围绕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决策部署,大力宣传经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十四五”时期重大改革任务,广泛宣传数字化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法治杭州建设部署,深入宣传金融、税收、统计、社会治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生产、消防、禁毒、人民防空、应急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聚焦社会热点和民生关注重点,大力宣传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人民调解、社会救助、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十四五”时期国家和浙江省、杭州市新颁布、新修订法律法规的专题宣传,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五、主要载体形式

(一)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头雁”工程

落实全国、浙江省部署,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头雁”工程。制定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职工、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重点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清单,建立健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坚持探索创新,培育公民法律素养提升工作样板和示范品牌。将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建设和国家、省主导的法治示范创建等工作,健全完善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头雁”工程保障机制。按照“每年有新突破、五年有大进展、十五年全面提升”的思路,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夯实与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相适应的社会基础、法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专栏2: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头雁”工程

  1.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

  2.制定有关群体重点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清单。

  3.培育一批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样板”和示范品牌。

  4.建立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头雁”工程保障机制。


(二)深入实施“法治护航重点工作”行动计划

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服务重点工作系列活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施“法治护航共同富裕”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社会法治环境。部署开展护航杭州2022年亚运会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城市文明、生态环境、交通出行、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外国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治宣传,为亚运会顺利举办提供支持和保障。继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扫黑除恶、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发挥法治宣传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围绕“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积极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三)建设数字化普法平台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在全市推动开展数字化普法工作。坚持数字化工作方向,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促进法治宣传教育各要素全开放、全覆盖。以数字化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推动普法供需各环节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实现普法供需动态平衡。推进数字化应用,建设制播分离模式的法治宣传产品“中央厨房”,开发数字化普法场景、应用和产品,推动智慧普法和精准普法。整合全市普法资源,建设全市融媒体普法数字矩阵,实现各层次各类别媒体普法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把握数字化普法发展动态,加强数字化普法工作研究,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理念、内容和载体。


专栏3:法治宣传教育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

  1.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与其他媒体网络平台对接,实现互联互通。

  2.健全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场景应用、交流互动、宣传资料上传下载等功能,满足各层次各群体法治需求。

  3.加强平台的推广应用,使之成为公民学法用法的好帮手。


(四)打造法治文化杭州样本

建设一批全国级、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培育一批宪法、民法典主题法治文化阵地,提升普法宣传效果。全面推动村(社区)法治文化长廊、公园(广场)、场馆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培育法治宣传教育知名地标、“网红打卡地”,打造全域法治文化风景。深入挖掘杭州本土法治资源,讲好杭州法治文化故事,培育社会法治新风尚。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杭州普法标识和代言形象,持续提升“阿普”普法栏目、法治节目和法治文化作品内涵,进一步增强“杭州普法”品牌影响力。加大法治文创支持力度,联合文创企业设计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动漫、广告等法治文创产品,增强法治文化的感染力。继续开展法治书法、剪纸、灯谜、征文、公益广告、短视频作品征集等法治文化活动,不断增加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法治宣传展会、集市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五)构建新型普法传播生态

运用前沿传播理念、技术,创新和丰富法治宣传教育手段方式,进一步拓展法治宣传教育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紧贴公众需求,广泛采用网络直播、虚拟现实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积极利用各种高频使用的社交软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社会关注度和知晓率。依托村(社区)“微法庭”等载体,开展庭审直播、在线普法工作,增强实时普法成效。持续开展“阿普杯”普法创意大赛等活动,征集法治宣传教育金点子、好创意,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形态。

六、主要措施方法

(一)健全社会大普法工作体系

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着力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为全面深化法治杭州建设夯实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以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头雁”工程为新起点,高质量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新一轮全覆盖,打造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的全民普法新格局。全面实施国家机关“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督促履行法治宣传教育主体责任。完善普法项目社会化运行模式,建成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载体新颖、布局合理的社会大普法项目。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讲师团、“八五”普法讲师团、宪法讲师团、普法专家库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法治宣传教育力量。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打造一批有杭州特色的社会普法品牌。探索创新全民普法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民学法、全民守法。

(二)推广“交互式”普法

践行“交互式”普法理念,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等法治实践环节,引导广大群众通过现场观摩、沉浸体验、情感代入和交流互动,加深对法治的感受和理解。加快推进“交互式”普法阵地多点布局,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交流等形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丰富和创新“交互式”普法载体,搭建法治宣传教育各要素交流、交换枢纽,促进双向互动、多元选择。紧扣社会热点问题,建立法治评论员队伍,通过专家解读、互动交流、评论反馈等形式,为公众释疑解惑。开展以案释法工作,通过案例化、故事化、警示化等方式,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三)依托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深入开展和谐(文明、平安)社区(村)考评、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大力开展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环境卫生、文化旅游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引导和支持社会各行业加强依法管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4: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

  1.以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居)民小组长、退役军人等为重点,培育“法律明白人”10000名以上。

  2.制定“法律明白人”培养、管理工作规范。

  3.加强日常培训、评估和动态管理。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四)建立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参照法治杭州建设测评指标及方式,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考评机制。积极引入专业调查机构、社会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估调查,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考评的专业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发挥好绩效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宣传弘扬先进典型,带动提升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七、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领导,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本规划精神和要求。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本系统法治建设总体部署,定期听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守法普法领域重大问题。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领导,统筹推进,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强工作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政府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同级年度财政预算,积极引入社会公益资金,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三)加强检查指导。各区、县(市)守法普法协调机构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开展好本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定期对“八五”普法和普法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履行普法责任制不到位的,发出改进建议书。全面落实《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定》。

(四)落实工作部署。本规划从2021年开始实施,到2025年结束。2021年前三季度为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为组织实施阶段,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2023年开展中期检查。2025年第三、四季度为检查验收阶段,对各地各部门“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并接受国家和省的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