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陪姐姐看病,双双确诊甲状腺癌!难道会“传染”?体检单上这些字样要看仔细
时间: 2023- 02- 20  10: 08       来源: 健康杭州        浏览次数: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涨。近日,江苏一对姐弟双双不幸中招,#弟弟陪姐姐看病双双确诊甲状腺癌#登上热搜。

73.jpg

去年底,江苏33岁的赵女士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随后,她在弟弟陪同下就医,不料2人均被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弟弟左侧肿瘤较大,已侵犯喉返神经。

那么,甲状腺癌会遗传吗?会传染吗?它究竟是不是“懒癌”,女性相对男性更多发?

74.jpg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甲状腺结节专病团队来解答!


1

甲状腺癌具有一定遗传性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相对高发

共同高危因素可能引发“传染”

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高发于30-50岁的女性,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

根据文献,从2000-2016年,甲状腺癌在女性群体中直线上升,发病率在16年中增长了20倍。

75.png

图片丨文献截图 Thyroid为甲状腺

甲状腺癌虽然不会传染,但具有一定遗传易感性,家里直系亲属中如果有甲状腺癌患者需要格外注意,有甲状腺增生性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定期体检。

此外,长期共同生活并具有长期的碘摄入不当,如摄入过多或者过少;女性压力过大;服用激素、利尿剂人群;放射性检查或治疗;不恰当的饮食等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也会引发家族聚集的现象。

门诊中,“患者确诊甲状腺癌后,身边的亲人随后被确诊”的现象并不罕见。


2

不是所有甲状腺癌都温和

这几种恶性程度就较高

哪怕“懒癌”也有高危亚型


“目前,有一部分市民认为,哪怕确诊甲状腺癌也没有那么危险,它进展慢,预后好,不过是个‘懒癌’而已。”

这其实是个误区。

如今甲状腺癌的高治愈率、长存活时间,其实这得益于体检、B超检查的日益普及,让医生有机会大量筛查出早期无任何明显症状的甲状腺癌患者并进行及时治疗的结果。

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一般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则属于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类型。

虽然占比不高,但这些类型的甲状腺癌凶险性绝不亚于肝癌、胃癌、卵巢癌。

比如甲状腺未分化癌进展就很迅速,确诊后平均中位时间大多在3-6个月,一年的中位存活率仅为5%-15%。

哪怕被常被称为“懒癌”的乳头状癌,但也有几种特殊的高危亚型,如包括高细胞亚型、鞋钉(Hobnail)型、柱状细胞亚型、弥漫硬化型等。

小范所患的正是其中的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SC-PTC),约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5%,常发生于35岁以下的青年。

76.jpg

医院外科甲状腺结节专病团队提醒,即使是小于一厘米的微小癌,也不完全是危险性小的癌。

确诊甲状腺癌后,一般以及时手术为首选,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必要时选用内放射的综合治疗。只有极小部分低危甲状腺癌可暂缓手术,并纳入严格的临床研究进行密切观察。


3

明确诊断很重要!

报告单上一旦出现这些字样

请及时就诊

77.jpg

图片丨专病门诊

甲状腺疾病多“悄无声息”,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这也让不少患者一经发现,病情就比较严重。

医院外科甲状腺结节专病团队建议,一年至少应该做一次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尤其是年轻人更要重视体检。一旦确诊甲状腺癌,一级亲属,包括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同父同母、同母异父、同父异母)、子女都需要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发现结节后,明确性质很重要。

目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较广泛,也较为方便、普及的检查手段就是甲状腺B超检查。它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结节的形状、边界以及内部结构,并根据检查结果TI-RADS判定恶性的可能性。

动图来自SOOGIF

一旦发现报告单上出现TI-RADS 3类、4类、5类等字样,或是发现有六大关键词:纵横比≥1、边界模糊、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微钙化、实质性、形态不规则,请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

当超声检查怀疑恶性结节,请听从医生建议进一步做甲状腺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FNA)以明确诊断。

检查明确是无症状、不影响健康和外观的良性结节,可随访观察,暂时不进行治疗。但请各位市民要牢记需要根据结节情况和个体特质及时复诊,不要等到严重情况才去采取措施。

若出现炎症性的结节并有发热和颈部疼痛或结节过大或呈侵袭性生长,压迫食管、气管、神经,导致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