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用一串串数字,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2年收案9906件,结案10533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411.41件,超过全省平均值139.60件,位列全省前列。
2023年,滨江区人民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持续深化“四项建设”,不断推进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高新区(滨江)以“两个天堂”生动实践奋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
坚持司法为民 打好基层治理“协同战”
2022年4月的一天,浦沿街道“共享法庭”庭务主任胡利祥联系滨江法院浦沿法庭朱法官,请朱法官指导调解一对表兄妹的合同纠纷。
据悉,陈某曾帮助来某姐妹的父亲,即自己的亲舅舅投资理财,舅舅病重时,陈某向舅舅出具欠条,承诺按每月一万元返还本金直至还清,可直到舅舅去世,仍有20余万元本金未归还。了解情况后,“共享法庭”调解员王连祥对双方当事人开展了两次“背对背”特殊调解,分头了解双方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其实,来氏姐妹对表哥并非只有埋怨也心存感激,毕竟陈某曾多次对生活困难的她们出手相助;而陈某则是为了让舅舅安心才写下欠条,将投资风险转移到自己身上。
在庭务主任和调解员不断地转达、解释和朱法官的用心指导下,双方达成协议,妥善化解了此纠纷。
滨江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以“共享法庭”为抓手,助力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党委政法委牵头、法院主推、部门支持配合、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在“共享法庭”的建设过程中,该院不断加强和规范对庭务主任的培养和管理,组织员额法官讲座12次,开展调解培训76次,有效提升共享法庭的运行效果。
目前,滨江区已实现辖区内街道和社区“共享法庭”全覆盖,并完成13个特设“共享法庭”建设。全年依托“共享法庭”接受咨询4901人次,化解纠纷3103起。缤纷未来社区“共享法庭”获评全市首批示范“共享法庭”,揭榜挂帅负责开发的共享法庭知识产权子场景数字化项目列入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3”场景,奏响了基层治理法治新乐章。
聚焦执法办案 打好民生保障“攻坚战”
“你好,请问是滨江法院吗?我有一张银行卡,在7天前收到一笔来自你们账户的转账,有8000多块钱,我没有在法院立过案,是不是你们打错了啊?”
“您好,经过查询和核实,您的这笔汇款是黄某某等人涉众型诈骗罪案件的执行款。您应该是在我院的涉众型案件案款发放平台登记过相关信息,所以我们的执行员将执行款发放到您的账户。”
“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确实之前被骗过一笔钱,有在平台登记过,问清楚了就好,不然这笔钱我都不敢用。谢谢你们!”
滨江法院的导诉台经常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涉众型案件执行款的妥善发放离不开该院与滨江公安分局、工商银行联合开发可在线身份认证和银行卡校验的“涉众型案件案款发放平台”。该平台依托移动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非吸集资诈骗案件被害人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即可进行在线兑付,通过该平台,滨江法院已为超16万名受害人线上发放执行款2.35亿元。
该院成立P2P涉众型案件专班小组,优化“专案+专班+专员”工作模式,全面普及“一财一表”,定期召开“通气会”,加快对案外人相关涉案财产的认定,借助“涉众型案件案款发放平台”,通过数字化改革使执行办案更加高效,监管更加有效,群众更加有感。
2022年,滨江法院新收各类执行案件3430件,执结3755件,执行到位标的金额13.67亿元,彰显了攻坚破难坚强决心。其中,执结涉民生案件695件,到位标的额1830.81万元,对4人展开司法救助,发放救助款19.74万元,最大限度兑现涉民生案件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的力度、温度和速度。
民生为本,民愿为先。“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滨江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积极回应群众司法新要求、新期待,切实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妥善化解家事纠纷380件,促进家庭和谐稳定;审结房屋买卖、租赁等纠纷516件,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办结各类合同纠纷3994件,平等保护市场主体。此外,审结各类侵权纠纷464件,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不受侵犯,其中,行人擅自穿越绿化带致损自担风险案,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案被人民法院报、浙江法制报刊登,社会反响良好。
服务中心大局 打好创新保护“主动战”
作为浙江省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滨江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环节,滨江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滨江样板”。
4月,滨江法院开展“我是院长、现在开庭”活动,由法院院长担任审判长公开开庭审理涉“哈啰”电单车商标权侵权及商品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并通过法院视频号全程同步直播。该案充分发挥知产审判示范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及教育意义。
白马湖人民法庭入驻高新区(滨江)知识产权大厦,挂牌设立“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站”共享法庭,与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促进会签订《合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近年来,滨江法院积极参与全区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全面共建知识产权服务保护良好氛围。此外,滨江法院加大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力度,举办“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滨滨说法”之“模拟法庭”等活动,让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服务保障辖区创新创业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滨江法院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大局,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滨江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水平建设“天堂硅谷·硅谷天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