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共富 绘就拱墅版“美好教育”新蓝图
时间:2023-12-27 10:00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13.jpg


打造属于孩子们的草坪音乐节


14.jpg


搭建体育赛事平台


15.jpg


观成实验学校


如果把拱墅区的“拱”字拆开,得到的是“手+共”。拱墅老百姓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家一起携手打造。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富有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八八战略”,其根本立场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的拱墅区,也一直忠实践行着“八八战略”,其中与民生领域息息相关的教育,一直是拱墅区施政改革的重要一环。

20年来,拱墅区聚焦教育发展的紧迫性问题和老百姓关切的民生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资源供给不断加大,优质教育共建共享的新局面正在形成。这一系列的举措,让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学有优教”品牌深入人心,一张拱墅版“美好教育”的新蓝图已徐徐绘就。


内育外引 让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 力争3年实现优质教育学校全覆盖

今年9月刚开学,李女士陪着刚上一年级的儿子,走进了今年新投入使用的大关小学祥符校区。偌大的校园里她细细游走了一遍:400人报告厅、智能体育馆、AI未来中心、1900平方米的几何图书馆……“能在这样一座现代化校园里成长,儿子太幸福了。”最让李女士心仪的是这所新校由大关小学来领办,“大关小学是百年名校,听说还把集团副校长、之江校区的教导主任都派了过来,学校刚一开办就兵强马壮,我们家长很放心。”李女士笑着说。

今年拱墅有11所新学校、幼儿园投入使用,华附教育集团和苑实验小学、安吉路教育集团新文实验小学、红缨教育集团壹粒园区……家长们看了名字,都吃下了定心丸。因为教育圈有个共识:一所好学校一定要拥有一套好标准。好标准,通俗理解就是一套科学、成熟的管理体系,它可以直接嫁接到新学校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催生出一批新名校。拱墅区最新投入使用的新校园,都由百姓认可的校园来领办。

近年来,拱墅区不断加快区域优质教育辐射引领的步伐,名校集团化成为一个重要抓手,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2018年6月1日,拱墅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全面启动。首批选定十大基础教育集团。2021年9月,拱墅区再发布一个重磅消息——全区新筹建一批名校集团和优质学校。华附教育集团、观成教育集团、长江实验教育集团等应运而生。

这些教育集团成立之后,名校的辐射力很快就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文澜教育集团每领办一所,都要打造成一所‘精品校’。”文澜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的成员校招聘的新教师,都会先在文澜中学进行前期的跟岗培训,“老教师会给新教师提供教学指导,这样的传帮带可以使新教师少走弯路,在教研和备课上更加得心应手。”

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除了“内育”,还要“外引”。2022年,浙大城市学院附校正式揭牌,成为了浙大城院第一所附属学校。“学校依托浙大城市学院丰富的办学资源,在大数据、编程、美术等课程领域进行探索,未来还将有浙大城市学院的教授走进学校,给中小学生们上课。”校长章汉平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近年来,拱墅区与高校合作办学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华师大附属杭州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胜蓝实验中学、浙师大附属星澜中学……一系列合作,促使知名科研院校优势与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加快推进拱墅教育蝶变升级。

面向未来,加快区域优质教育辐射的步伐,拱墅没有停歇。今年,拱墅区教育局专门制订了全新的《关于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实施方案》,提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对教育集团优化一批、提升一批、培育一批,“力争到2027年,实现名校集团示范引领、优质学校全域覆盖,更好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


万物互联 “拱墅教育大脑”打通教育数据立交桥 让学校管理、教研、服务更高效

“这份报告有点像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孩子过去三个学期选了哪些课,有哪些兴趣爱好一目了然。”这个学期开学时,要给孩子选报学后托管的X课程,陈爸在 “墅智托管”平台上收到了这份“课后服务报告”,他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以前选课从没想过孩子对哪个领域感兴趣,现在大数据一汇总,艺术和科普也许是孩子未来兴趣发展的主方向。”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后托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要解决‘管牢’,更要注重‘管好’。”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拱墅区推出了“墅智托管”课后服务应用,现已从为区内各校开展选课服务的1.0版,升级到“教、学、管、评、控”五位一体的2.0版,“最大的变化,就是利用大数据可为每个孩子制定AI成长图像,每所学校以选课大数据为支撑可更好发展特色课程,此外还实现了课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评价,更好助推X课程的品质提升。”

近年来,拱墅区不断推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治理向纵深推进,前不久“拱墅教育大脑”的发布,就是一个阶段性成果。“这好比是一座区域教育数据融通的立交桥,承担着区校一体化推进数字化改革的数字基座角色。”该负责人表示,“墅智托管”平台就是“拱墅教育大脑”中一大运用场景,而通过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的运用场景还有不少——

每年招生季,总有一大批家长比较纠结。“小区附近有所学校很不错,不知道它的学区如何划分”“心仪学校对落户时间有什么要求”……曾经,这些入学问题不知从何打听,2021年6月拱墅区开发的“学区一点通”在“浙里办”App上线,家长只需输入学校名称,即可查询相关学校的入学预警信息、分流情况、学区地图、学校信息等,很方便。该系统也为政府构建教育资源智配体系和中小学招生工作提供数据决策支持。2022年该应用被杭州市教育局向全市推广使用。

保障校园安全,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多年来,用电、用气、用水、食堂管理等物业监管人员少、专业水平不高,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痛点。如何破题,拱墅区想到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实时监管,为此打造了全区教育物联网,将学校监控、电子围栏、巡防巡更、用电能耗、燃气安全、离校安全等安防设备进行互联互通。“物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精准智能监控,哪里有安全隐患,系统会第一时间提醒,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拱墅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提升区域的教育质量,做好教研是关键。过去教师搞教研,很多时候只能凭主观经验,拱墅区为此打造了智能研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将教师上传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语音、语义识别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为区域学科组、名优工作室、成长共同体、集团校提供线上研修空间。大数据推动了从传统“主观经验式”向“数据实证式”教研转型,实现了区域学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师研修新生态。

一个个生动的运用场景,呈现的是拱墅区深入探索区校协同的数字化治理新体系。“未来,拱墅区力争打造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区县治理样板。”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