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今年以来,杭州市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模式,将政务公开贯穿安全生产工作全过程,创新思路、强化举措,谋划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安全生产政策知识宣传解读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一、讲好政策解读公开课,学习宣贯有深度
(一)多方位宣讲,扩大政策知晓度。以安全生产月为抓手,推动各地各部门、专家、企业负责人等多个层次主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等内容开展宣讲解读活动8062场,参与76.1万人次;发表评论文章或心得体会1490篇。如萧山区、余杭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在属地报纸头版发表署名文章,解读相关要求。紧盯开学季、亚(残)运会举办等重点时段,积极打造安全宣传“流动课堂”,打通基层宣教“最后一公里”。如市应急管理局自9月起推出应急安全大篷车公益宣传活动,大篷车以移动体验宣教的形式走进校园、企业、医疗系统,为平安亚运、平安杭州护航。
萧山区政府领导在萧山日报刊发署名文章 余杭区政府领导在余杭时报发表署名文章
应急安全大篷车开进上城区学校 应急安全大篷车开进建德市企业
(二)多渠道公开,拓展政策覆盖面。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新闻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同向发力,开设报道专题专栏359个,积极发布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杭州市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规定》等重要法律法规。同时,广泛利用移动电视等多种平台,纵深推进宣传解读工作。如上城区在地铁1、2、4号线11560块地铁电视上投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海报,并利用“安全好街坊”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
上城区在地铁电视投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海报;在“安全好街坊”抖音号推出“穿越千年话安全”
(三)多形式解读,提高政策实效性。积极通过知识竞赛、答题抽奖、绘画比赛、情景剧等形式推进公众主动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开展“以案释法”系列科普作品征集展播,以典型案例加深对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理解。针对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制作应急安全小课堂动画视频,让政策解读更形象生动、入脑入心。如余杭区推出“安全大家唱”“安全我来画”“安全我来讲”,将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内容画进海报、写入故事、编成顺口溜,共精选出儿歌创作视频43个、小学优秀绘画作品50余张、中学宣教创作视频15个。
塘区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 余杭区开展线上安全生产答题抽奖
二、讲好安全知识辅导课,科普教育有温度
(一)从点入手,抓企业主体学习教育。一方面,紧盯企业这一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聚焦“企有所需,我有所为”,搭建“移动课堂”,变员工“赶学”为老师“驻点”,组织开展送学上门、送教上门。如桐庐县根据企业需求举办全省首次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培训班;余杭区在黄湖镇、仁和街道试点“焊接与热切割”上岗证培训班2期,惠及企业员工137人;建德市围绕平安护航亚运开展助企服务-安全生产理念宣贯与政策解读“周周见”活动7次。另一方面,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践诺”活动2849场;组织企业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
桐庐县举办全省首次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培训班 余杭区送学上门举办焊接与热切割培训班
(二)抓点促线,抓百万员工教育培训。加强对一线职工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组织企业安管员举办现场互查互学互评会,开展“动火作业风险我知道”活动5530场、参与17.9万人次,对电焊工等危险作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3893场,参与10.2万人次。如萧山区结合排查整治行动,挑选“一厂多租”“违规动火”等真实案例,推出安全生产系列广播剧;建德市开展“婆婆嘴”入企宣讲,讲解安全生产“三同时”“三个六”等内容,并向员工赠送《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八大行业操作指南》《企业安全生产指导手册》等“安全大礼包”。
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企业安管员开展互学互查互评 滨江区分门别类因人施教开展安全知识培训
(三)以线带面,抓社会面公开宣教。确定每月16日为全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集中曝光日,定期公开曝光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均在当地主流媒体开设曝光平台,累计曝光749期,发布典型案例3761个。在杭州电视台《新闻60分》《今日关注》《民情观察室》等栏目公开曝光隐患27期。滨江区联合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成立应急知识宣传服务队,借助“骑手”力量,结合“骑手”送餐入户,打造应急知识宣传黄蓝“风景线”;淳安县针对乡镇农村火灾多发等特点,利用辖区330个行政村1000多个广播系统、乡村大喇叭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开展安全知识滚动播报。
杭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开设曝光台专栏
三、讲好应急演练实践课,实战体验有力度
(一)开展公开实战演练,以练促能力提升。围绕自救互救、人员转移等内容,开展应急演练体验活动。如富阳区组织开展专用校车应急逃生演练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带动方式,提升学校师生和校车工作人员应急逃生能力;西湖区聚焦园区安全开展“一厂多租”应急演练活动,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和避险逃生技能。聚焦亚运安全保障,积极推动涉亚场馆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救援等实战演练。西湖区联合黄龙体育场馆在黄龙体育中心举办了亚运场馆综合救援实战演练,模拟比赛期间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切实强化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能力。
富阳区开展专用校车应急逃生演练活动 西湖区开展“一厂多租”应急演练活动
(二)鼓励隐患自查自纠,发挥公众监督力。将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纳入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发挥“隐患随手拍”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内部吹哨人”制度,鼓励社会公众、企业员工主动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如上城区推出“电气焊电工作业违法有奖举报”小程序,聘请全区201名社区安全吹哨员,精准打击无证电焊违法行为,并根据市民实名举报兑现电气焊、电工作业有奖举报;淳安县在重点行业领域和相关企业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制度,通过该制度的作用发挥,有力查处购买伪造的电工作业证行为;滨江区邀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专家对辖区170余家企业上门“体检”服务,协助企业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助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上城区兑现电气焊、电工作业有奖举报
(三)推进应急安全体验,推动沉浸式互动。联合杭州电视台开展“主播带您来体验”应急安全直播活动3场,线上参与人数超15万。持续推进应急(安全)体验馆建设,通过寓教于乐、融学于趣的沉浸式体验话安全;积极推进“云体验”,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体验专栏,实现线上“零”距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已有超22.3万人次参与学习体验。滨江区笑笑橙青少年消防应急安全体验馆结合暑期假期等时间段,创新打造“笑笑橙”户外生存安全训练营,以真实场景体验+多种能力培养的方式,让青少年在体验活动中掌握户外实用的生存技巧。
联合杭州电视台以现场体验结合网络直播形式开展“主播带您来体验”活动
四、讲好氛围营造创新课,信息公开有广度
(一)创新开展主题活动。以游园会打卡形式举办杭州市暨萧山区“安全生产月”广场宣传日活动,通过9路直播平台在线直播,观看人数超154万人次;多部门联合成立大安全教育联盟,组织开展青少年大安全教育活动,现场向青少年普及安全知识。应急、教育、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迎亚运 保平安”安全宣传进学校暨“开学安全课”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应急宣教活动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推动家庭、校园、社会各界关注和培养青少年安全教育。
举办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为公众讲解生产生活安全注意事项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
(二)深化主流媒体联动。充分运用城市大屏和地铁、公交电子屏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组织媒体记者深入重点地区和企业,以“区域行”“网上行”等形式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全市累计组织记者采访报道2810次,经验做法864条;开展“专题行”1090次、“区域行”374次、“网上行”243次。推动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联合开展的“新征程上看应急”采访考察活动走进杭州,实地观摩并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做法宣传报道。
在地铁通道设置海报 在城市大屏开展宣传
(三)加大正面信息报道。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工作,聚焦公众关注热点话题,积极推动相关信息公开。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期间,全市在各级新闻媒体开设行动专栏,专题报道大排查大整治、安全隐患自查自纠行动及亚运场馆周边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进展情况。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累计开设专题专栏14个,国家、省、市、区四级新闻媒体累计公开信息2115余篇次。切实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