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以政务公开增值 助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
时间: 2023- 12- 14  17: 37       来源: 衢州市府办        浏览次数:

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省委、省政府一项重要决策部署,衢州市作为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之一,始终坚持将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融合集成,以政务公开的内容增值、方式增值和成效增值,全面助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一、聚焦信息整合,实现公开内容增值

围绕政务服务增值化,通过资源整合、内容整合、平台整合,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整体质效。

(一)整合公开资源。聚焦涉企政府信息公开“多头公开不同步、重复公开不全面”等问题,横向整合跨部门涉企政策信息,由市营商办牵头作为公开主体,强化跨部门、跨领域业务协同,对涉企服务类的项目、政策、金融、人才、法治、科创等政府信息进行归集整理后,统一口径、统一公开发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类信息公开整体质效。

(二)整合公开内容。全面梳理涉企事项清单,集中公开基本政务服务事项和增值服务事项等政策信息,方便企业第一时间查询了解。根据服务类政策信息体量大、更新快的特点,及时更新“最新文件、政策解读、视频问答”等内容,实现政策一经发布即时推送,为企业提供更快捷、更高效、更准确的政策信息。坚持“线上公开”“线下公开”同步推进,首创营商法治服务中心,集中公开公证、鉴定、涉法诉求处置等“法治服务一类事”信息。

(三)整合公开阵地。聚焦政策类信息查询路径较为分散、解读不够系统、公开与服务不衔接等问题,迭代优化“衢州政企通”平台,进一步做优“网上+掌上”“公开+服务”线上主平台,整合公开252项增值服务类信息。围绕加强政策实质性解读,持续做强线下公开平台,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夯实政策公开的支撑保障。

1.png

(图为衢州政企通综合服务平台集成惠企政策等政府信息)

二、聚焦宣传解读,实现公开方式增值

围绕政策信息公开全生命周期,构建“政策发布+政策解读+政策咨询”为一体化的政务公开新模式。

(一)优化发布形式。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除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及时公开发布政策内容外,政策起草部门于政策发布实施1个月内,主动召开政策说明会,聚焦政策服务对象需求,采取进企业、入社区、上网络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向企业、群众等宣讲政策,开展互动交流、回应关切,变“单向发布”为“双向互动”,实现政策讲得明白、讲出成效,推动政策兑现落地。

(二)深化政策解读。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政策信息,深化政策解读,综合运用新闻发布会、政策问答、图解、访谈、动漫等形式对相关政策文件开展多样化解读,不断提升政策解读规范化、多样化、实效化。如:聚焦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该市发布《衢州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新闻发布会,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同时,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开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政策清单专栏,企业可根据政策解读内容按需查看,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

2.jpeg

(图为衢州市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新闻发布会)

(三)强化政策咨询。提升政策咨询实效,主动梳理分析政务增值化改革中高频服务和企业需求,聚焦咨询较为集中的科创、人才、金融等政策类信息,及时更新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政策咨询答题库,主动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信息公开及咨询专区,实现了政务公开、政策咨询、政务服务同步完成,助推政策落实落地。搭建亲清半月谈、政企沟通圆桌例会等政企沟通平台,面对面听取企业主体诉求、掌握产业发展需求。今年已聚焦减税降费、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稳外贸促消费等主题,举办活动21期,与202位企业代表对话,解决诉求问题321个,企业满意率达99.5%。

三、聚焦服务升级,实现公开成效增值

围绕企业服务需求,将政务公开升级与政务服务增值同步推进,让企业从改革中有超预期的获得感。

(一)解决公开诉求,首次将“不公开”纳入服务。回应企业关切和诉求,聚焦信用重塑这一集中需求,建立“一键修复”信用服务模式,企业可在线上线下一次性提交多部门信用修复申请,经业务和信用主管部门在线审核后,各部门公示网站失信信息可实现“一次申请,同步撤下”。今年以来,累计完成信用修复4117次,精准助力1000余家企业重塑信用。

(二)优化公开内容,丰富“一类事公开”场景。围绕政务服务“一类事”场景,将“一件事公开”升级为“一类事公开”,如围绕该市特种纸产业发展等实际需求,整合科技、经信、金融、司法等部门的政策信息,通过政务新媒体等平台集中公开特种纸产业链相关的科技创新、产业基金、项目申报、标准制定、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司法服务等环节政府信息,让相关产业链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三)升级公开服务,实现“政策直达”+“无感兑现”。围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做好政务公开后半篇文章,实现政策信息公开向“政策精准推送”转变,健全政策信息“直达快享”服务模式,如将“民营经济32条”拆解细化纳入“政企通”政策兑现功能模块,企业可线上“政策体检”,系统根据“企业画像”自动匹配适合政策后,主动推送相关政策信息和申报入口,同步实现后台“无感兑现”。1-10月,全市已兑付惠企政策资金68.8亿元,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率达到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