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立足“全灾种、大应急”抢险救援实战需要,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业务与机构职能的多方位、系统性融合。目前,12个镇街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已全面完成市级规范化建设,有关工作在全省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作典型发言,为全省提供“余杭智慧”。
一是聚焦“架构融合”,基层应急体系高效运转。实行基层应急管理站例会制度,区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每月组织召开工作例会,梳理下发站所月度重点工作清单。细化检查内容、规范标准,清单化梳理13类人员职责和12份日常监督检查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站“照单履职”能力。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赋权执法,将9项安全生产事项、24项消防安全事项赋权至镇街执法。实施执法人员“派驻+辐射”分片下沉,向4个中心镇街派驻8人,构建“基层排查-线索移送-驻点执法”区镇两级联动执法模式。今年,各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共实施委托执法421起、赋权执法3174起。
二是聚焦“队伍提能”,基层应急能力整体跃升。织密“全链条”组织体系网。各镇街落实“定岗定责、专职专用”要求,配备执法检查人员不少于2人,编外人员不少于10名。目前,全区158名应急和消防专职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发挥监管人员和网格力量队在基层、用在基层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消防等领域综合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现信息收集、事件处置、排查检查“一个口子”。夯实基层应急救援“三支队伍”,集结救援队员821名,覆盖消防灭火、水上救援等专业领域。城镇“135 应急救援圈”和村社“15分钟救援圈”实现全覆盖。
三是聚焦“数字协同”,基层应急水平提档升级。围绕城市安全风险监测,城市安全运行“CT”平台“边运行、边迭代、边升级”,深化数据归集和应用场景,精密布控覆盖道路、桥梁、燃气等在内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网。今年已有效预警418次,准确率达90%以上。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现有监管系统与“余智护杭”平台贯通融合。梳理危险化学品、工矿等8大重点领域治理事项,纳入平安法治跑道运行,22.6万家市场主体监管要素清单化可视,监管任务分级分类派发,处置结果一键反馈,风险管控在线闭环。目前,各单位已运用平台排查整改隐患396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