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从人民群众呼声最强烈、反映最集中、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滋生腐败的土地征收领域入手,通过“深化一个试点、出台一个指引、建设一个专区”,深入推进征收领域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受到了社会公众一致好评。
一、深化一个试点,先行突破
针对集体土地征收“调查不到位”“评估不透明”“公开不彻底”三个突出问题,2022年初,确定兰溪市先行先试。试点两年来,兰溪市集体土地征收信息公开以及复议诉讼数量答复明显下降,被征收户安置率95%,无一人信访。
(一)“调查程序不到位”问题有效改善。明确要求在完成土地现状调查、补偿登记办理和使用权协议签订的三个阶段中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户的意见,做到户户有签字、块块有证件。
(二)“评估结果不公平”问题有效破解。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确定第三方评估公司。评估结果第一时间征求农户意见,第一时间上门答疑复核,并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及时公开。评估报告同步移送县(市、区)资规部门。
(三)“信息公开不彻底”问题有效整改。《兰溪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领域基层政务公开目录》着眼全过程公开,对征地预公告、征地补偿安置公告、补偿登记办理和协议签订等重点内容公开作了明确要求,有效推动征收行为标准化规范化。
二、出台面上指引,系统规范
针对“材料管理不到位”“公开主体不明确”“公开答复不精准”等问题,在兰溪试点基础上,制订《金华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重点信息公开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对重点公开内容、公开主体、材料组织单位、公开方式、公开时限等要素进行了具体明确。
(一)明确职责。《工作指引》明确了县(市、区)人民政府承担征地信息公开的主体职责,资规部门承担主管部门的材料组织管理职责,指挥部、乡镇街道承担征地实施单位的材料生成和移送职责。
(二)坚持创新。《工作指引》以征地流程为主线,具体明确规定了从征地预公告到强制执行共计15个环节的公开材料名称、公开要求、公开形式、公开方式、公开渠道、公开主体、信息组织单位和具体法律规定。同时明确,村集体作为被征收人的征地信息(包括现状调查表、补偿登记表、补偿安置协议)要主动公开,接受全体被征收人的监督。
(三)协同推动。《工作指引》以市公开办和征收中心联合发文的形式下发各县(市、区),实现了公开要求和征收要求的高度统一,确保了可操作性。
三、建设流动专区,一线赋能
根据金华市区特别是老城区“旧城改造项目多”“群众申请公开多”“复议诉讼信访多”的问题,明确要求征收工作推进到哪里、公开专区就进驻到哪里。由婺城区于2023年9月底率先建成首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政务公开流动专区。截至目前,已上线相关征收信息60000余条,极大便利了被征收户查询入户调查、评估整体等信息,为群众提供咨询1000余人次,助推征收签约50万平方米,得到人民群众和征迁干部一致好评。
(一)专区进驻一线,现场办公。首个流动专区建在乾西乡长湖湾征收指挥部,公开工作人员变“事后诸葛亮”为“事前刘伯温”,变“坐等群众上门申请”为“主动到现场答疑解困”,及时堵上征收工作漏洞,有效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较好破解了征收、公开“两张皮”的难题。
(二)数字平台赋能,一屏展示。开发了土地房屋征收信息智能管理系统,被征收户登录授权账号,即能通过触屏查询机检索相关信息。同时,构建“政府网站+流动专区+智能系统+公开栏”的四维联动公开模式,线上线下一体推进,征收过程和信息阳光透明,让被征收户第一时间知晓各项政策、方案、标准。
(三)综合集成服务,化解矛盾。专区配备电视机、电脑、一体式触屏机、打印机等电子设备,具备网上查询、事项办理、资料下载、打印复印等功能和服务,来访群众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查阅、获取相关征收信息。工作人员在现场“手把手”引导群众向征收工作人员咨询、到自助触屏机查询、申请信息公开,最大力度保障群众办事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