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双方互赠礼物。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中亚战略伙伴关系进入里程碑式的新阶段。11月22日,2023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国际创新大会应时而生。这是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成员国首次在中国举办高规格的多边合作活动,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科创与贸易合作有着标志性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配套活动,大会邀请来自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9个国家的政府、高校、企业、孵化平台、创投机构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近60名代表出席。
多个项目陆续签约
助推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新发展
论坛的一大亮点是一系列签约项目。
会上,杭州市商务局与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投资与贸易委员会签订合作备忘录、与俄语电商平台Ozon签订战略合作;全国电子商务数字教育发展联盟、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浙江工商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塔什干威斯特敏斯特大学、格鲁吉亚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全球电商教育发展联盟”;多国共建“中亚创新合作中心”。签约项目涉及人才教育、产业合作等诸多领域,为产业合作注入新动力,开辟了互利共赢的新前景。
“中亚各国正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创投资金短缺、国际经贸科技人才短缺等诸多挑战。”亚洲开发银行高级公共管理专家阿恩特·胡萨尔认为,搭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必不可少,“我们希望促进中亚地区和中国的广泛合作。”
杭州市商务局总经济师武长虹看到了跨境合作的巨大机遇,她表示:“杭州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集聚了阿里巴巴、网易等超过全国三分之二的跨境电商龙头平台企业,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完整,可与中亚国家联合建设跨境电商海外服务网络,‘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展销中心等。”
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供应商发展部经理卢小立的精彩发言也吸引了各国代表的注意,并纷纷表达了合作兴趣。据悉,2021年起,阿里巴巴国际站已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建立合作,帮助当地中小企业入驻国际站,开展全球贸易。2019-2022年,哈萨克斯坦实施“出口加速”计划,遴选三批次共百余家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国际站,展示了4000多种特色产品,签署价值450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
此外,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创新解码-合作网络与商务”对接活动上,海聚中心、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等杭州多个园区与来自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高科技园区共同签署了双园共建共享意向书。
跨境电商人才合作
共创中国-中亚人才培养新模式
会议上,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威斯特敏斯特国际大学的萨尔瓦尔·贾拉洛夫为浙江工商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程元平戴上了乌兹别克斯坦民族特色的帽子,并赠送了一个彩绘瓷盘;程元平则与其互换了一扇象征着开启中亚合作的百年校庆纪念门,这是双方友好合作的生动写照。
这样的合作还在继续,“实践技术、创新、跨文化交流合作”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创新与发展会议上被双方代表多次提起的关键词。中亚大学塔吉克斯坦校区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法鲁赫肖·弗赖多诺认为,中亚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尤其缺乏专业性人才,跨区域合作非常必要:“我们希望与中方合作开发更多电商专业课程,推动课程学分互认等教学建设。”
杭州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高地,拥有别具特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开展校企实践合作,把经营性事务交给企业,教学性事务交给老师,实践性事务交给学生,且将电商教学与AI、虚拟人技术相结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学院副院长郑文玲表示。
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院长厉小军介绍了跨境电商现代产业学院在产教融合、微专业等方面的特色,希望与中亚高校联合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合作,培养既熟悉国际贸易、电商运营、跨国文化,又具备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为中国与中亚商业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2023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创新周与数字经济之旅的其中一环,数贸会期间,来自中亚各国的代表们还将参与“2023丝路电商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中亚各国在跨境电商发展战略、政策研究以及企业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中亚代表还将走访阿里巴巴、菜鸟、蚂蚁国际、东方百富供应链产业园、九阳等杭州知名跨境电商企业,从杭州的经验中了解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战略和机遇,并希望和中国企业有更多合作,收获更多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