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516/2023-27337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11-01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教育局 | 主题分类: | 教育 |
编号:杭教提〔2023〕142号
您在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重视中小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建议》(第443号)收悉。经我局主办,市园文局、市发改委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荟萃,博大精深,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工作,是强化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也是杭州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举措。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杭州市教育局大力组织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倡导学生学经典、诵经典、爱经典,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向全市中小学生推荐经典书目100本,广大中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经典书籍,撰写心得体会。市园文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推出博物馆系列传统文化课程,各博物馆根据场馆特色,开发校外传统文化课程,形成一馆一课程,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小学校拓展性课程体系,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二是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市园文局联合市第二课堂办策划组织了一系列青少年博物馆品牌活动,如杭州市陶艺大赛、杭州市湿地绘画大赛、杭州市童画名人、杭州市西湖明信片大赛、杭州市剪纸大赛等等,已形成了以区、县(市)政府为主导、公益性场馆为主体、其它各类教育基地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青少年学生教育活动网络,600余所中小学校的中小学生走入博物馆,参与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活动,青少年课外美育“杭州模式”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2018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培训必修内容,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的学习宣传,多形式推动教师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杭州市博物馆推出馆校共建,不仅在场馆内开设陶艺、美术、纂刻等课程,邀请全市相关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交流学习;同时也将博物馆文化内容以流动的博物馆等多种载体,走进学校,共享文化课程研发成果。
四是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等。杭州市文园局反馈,在公益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方面,我市现有国有、民办、乡村博物馆200余家,绝大多数是免费开放的。从市、区(县)到乡镇,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参观学习场馆和文化交流活动。
二、下一步举措
下一步,将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有关内容,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完善学校、家庭、场馆“三结合”教育网络,创新教育载体,拓展活动领域,积极推进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
二是继续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引导教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以《杭州市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杭州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2年版)》等政策文件为依据,推动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建设,统筹优化省、市、区文化场馆设施布局,加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突破性标志性建设,有序推进市群众文化中心、非遗保护中心、中国印学博物馆新馆、杭州美术馆等项目。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德体卫艺处 叶春 电话:0571-89583617
杭州市教育局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