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516/2023-27336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11-01
发布单位: 杭州市教育局 主题分类: 教育
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25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11-01 14:20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编号:杭教提〔2023〕93号

您在市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新时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蓬勃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服务资源优质均衡》(第125号)收悉。由我局主办,市卫健委、市财政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杭州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普及普惠”工作思路,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截至2022年底,全市幼儿园1073所,在园幼儿39.31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园和普惠民办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92.67%,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有效扩大。全市共有259所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发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区),占民办园幼儿在园总数的66%。

二、推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具体措施

(一)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保障

市政府出台的《杭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2019-2023)》,建立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部门联动机制,教育、财政、编制、人社、民政等部门各司其职,重点会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工作。明确以奖代补的财政补助政策向普惠性幼儿园倾斜,如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对象仅限于普惠性幼儿园。此外,各地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经费补助扶持机制,对经审核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其生均办园成本和收费的差额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的学籍人数给予补足,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

(二)依托互助手段,加快内涵发展

通过名园集团化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等形式,满足城乡群众“上好园”的需求。各地充分发挥名园集团化和城乡互助共同体的作用,整体提升各类幼儿园质量。截至2022年底,全市互助共同体覆盖面达到98.25%;名园集团化覆盖面达到83.47%。各地根据实际在“推广公民办联动教研互助新模式,提升普惠教研专业能力”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如上城区,坚持公民办一体化管理,实现“全园+全员”的研训全覆盖,建立了《区域性民办幼儿园研训工作机制》,创新研训体系,建立幼儿园“研训区域链”,以“地域相邻、特色相近”为主要原则,将全区幼儿园划分为9个区域链,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四互”协同机制,加强对片区内民办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缩小园际差距;建立区内幼儿园互助结对帮扶机制,联通结对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和教师发展生态,逐步在管理理念、共享设施、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教研活动、质量监测等方面抱团提升;以落实《上城区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常规》和《上城区幼儿园保教管理指导意见》为抓手,通过“周四到园日”等教研机制,规范和优化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保教行为,推动区域内公民办幼儿园一体化发展。又如滨江区,通过实施“名园引领”工程,以“公民协同成长、优势互补共享、特色彰显发展”为宗旨结成六个成长联盟,在“高新区(滨江)幼儿园联盟公约”指引下,采用蛛网式辐射互助,以“多一双眼看问题,多一双手勤帮扶”管理,让每所幼儿园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就本园优势项目的发展,在相互补短的学习中验证了“输出越多,成长越快”的理念;针对民办幼儿园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一步提升民办园规范办园意识,区学前教育服务中心编制了《滨江区幼儿园招生手册》《滨江区幼儿园师德师风手册》《滨江区幼儿园防止“小学化”现象正负对照清单》《滨江区幼儿园保育员操作手册》《滨江区新建、改建幼儿园设计手册》等一系列规范化模板,供全区民办幼儿园参照优化,减少幼儿园探索弯路,提升幼儿园管理效能。

(三)创新普惠模式,拓展普惠路径

为营造儿童友好的社区氛围,提升婴幼儿家庭照护技能,杭州市依托社区建立了婴幼儿成长驿站,有序引导家长到成长驿站参与公益培训和亲子活动。目前,参与婴幼儿养育照护公益课堂的师资,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也包括幼儿园骨干教师、托育机构资深从业人员等。对幼儿园教师擅长的亲子关系培养、亲子游戏设计技巧等课程,社区干部都会发动辖区有意向的幼儿园积极参与,帮助解答家长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困惑。同时,杭州市积极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办托班,既可在园内腾挪空间、调整人员开设托育部,也可另外选择合适场地单独开办托育机构,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2022年出台的《杭州市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对包括幼儿园、街道社区、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或园区楼宇在内的多种办托主体,经认定后开展普惠托育服务的,根据其收托情况(包括实际收托人数、婴幼儿月龄、在托月数)、服务质量和家长满意度给予一定的收托补助。

三、对下一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思考

1. 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政府学前教育责任。要求各地顺应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主要目标,继续研究增加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做强做大普惠性幼儿园文章,优先保障民生事业发展。目前,普惠率作为重要指标已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通过相关考核的正向激励和倒逼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保障,吸引更多民办园加入普惠队伍。

2.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研和师资培训工作。督促各类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强化课改意识,建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要求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增加学前教科研力量,着重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线教师日常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杜绝幼儿园超前教育及“小学化”倾向,整体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素养。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加大培训经费补助。

3.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经费补助机制。对经审核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继续保持对其生均办园成本和收费的差额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符合条件的学籍人数给予补助,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支持鼓励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同时,完善民办幼儿园(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共财政资助机制,在规范对民办幼儿园考核的基础上,各区、县(市)财政要按民办幼儿园学籍人数,以当地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上年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依据给予不低于20%基准比例的补助;补助经费重点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倾斜;补助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教师工资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学条件改善等。对新增幼儿园(含民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核定的办园规模市本级给予一次性每班4万元定额补助,县区级财政按标准给予配套补助经费。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基教处  陈蕾       电话:89583578

杭州市教育局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