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49492940/2023-0035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23-01-31 |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应急管理局 | 主题分类: | 应急管理 |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滨江区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目标,聚焦队伍建设、数字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应急救援指挥建设,力争打造体系健全、救援有序、处置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规范化样板。
一是整合人员队伍,将应急力量体系引向纵深。按照“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为主体,行业救援力量为支撑,街道救援力量为基础,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为辅助”的原则,立足实战、统筹规划,打造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区级建立一支30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落实队伍组织架构、管理训练制度及车辆、服装等相关保障机制,平时入驻街道应急管理站,协助开展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消防等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战时作为区级应急抢险救援重要力量,参与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强化街道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伍建设。3个街道按照“十有”要求,整合民兵、应急微型消防站员、社会志愿者等人员,建立不少于50人的街道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强化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进一步规范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培育工作,提升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处置能力,2021年底下发《滨江区培育支持社会救援队伍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鼓励支持三联、公羊、聿蓝、水上等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突发事件预防准备、应急抢险救援行动,与滨江区公羊会应急救援大队签订公益战略合作协议,今年累计投入补助资金180万元。
二是强化数字赋能,将应急救援能力引向纵深。聚集应急数字化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推动应急抢险能力提升。完成融合通讯系统建设。自主开发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汇集整合区气象水文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应急资源数据,进一步夯实应急数字化基础,业务涵盖防汛排涝、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现已将防汛、灾害等事件场景应急联动至街道(社区);建立应急现场指挥部。积极开展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建设,配备机动指挥车1辆,实时采集事故灾害现场画面和声音,实现全天候、全地形指挥调度。同时接入卫星通讯、PDT集群、融合通信、专网可视化调度等系统,配备5G单兵、布控球等移动终端60余部,实现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大屏快速展示、扁平化指挥调度等功能,打造区应急指挥中心、街道、社区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全面贯通“防汛防台在线”。完成“防汛防台在线”平台贯通工作,将“防汛防台在线”融入基层治理四平台,确保熟练各项操作,为实战应用打好基础。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动态更新风险隐患清单,及时做好风险预警和管控。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将应急指挥能效引向纵深。持续完善各类体制机制建设,补齐应急指挥“最后一公里”短板弱项,建立高效应急指挥体系。推进社区应急体系建设。全区63个社区成立以社区书记为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社区副书记或副主任为分管负责人的应急消防管理工作组,建立“1+1+N”工作组织架构,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纳入网格员应急消防管理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成员及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全面夯实防汛防台基础。建立三级责任对接制度,健全预警发布工作机制,建立暴雨预警叫应机制,强化台风、暴雨预警信号与应对措施的有效衔接。建立区政府、部门、街道责任人及联络员职责清单,依托“区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社区、社区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