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9698/2022-2681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杭农提〔2022〕20号 公开日期: 2022-08-08
发布单位: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361号提案的复函
时间:2022-08-08 15:20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顾惠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数字化赋能杭州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建议》(361号)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情况复函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是推进乡村大脑建设,全面推广应用“浙农码”。依托浙江乡村大脑框架,统筹谋划杭州乡村大脑,避免重复建设。同时,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领域一“码”贯通,重点开展农产品、农业主体、资源装备和数字乡村赋码应用。2022年,我市浙农码赋码用码量任务数为450万,截至6月底完成赋码用码量227.7万。目前,我市已有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数智农安、临安无感涉农补贴、余杭径山茶、钱塘“杭农机”等5个应用场景接入乡村大脑,并赋码用码。

二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补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2021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布了《杭州市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指南》,2021年建设数字乡村样板镇(村)110个,2022年已下达建设任务100个,两批建设任务计划补助资金1.2亿,其中市级样板镇(村)40个。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鼓励加大数字乡村新基建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乡村5G网络、物联网、农业遥感、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基建,加快补齐农村偏远地区数字硬件基础设施配套短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数字乡村发展。

三是推进产业大脑建设,加快农业数字化进程。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园区10个,省级认定数字农业工厂23个,数字化改造种养殖基地155家。全市已涌现出西湖龙井、桐庐蜂蜜、千岛湖有机鱼、临安山核桃、建德草莓等产值数十亿元的全产业链10余条。2022年3月,我市率先制定出台《杭州市数字农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到2024年底,全市打造农业产业大脑10个以上,新建综合示范型未来农场10家以上,建成特色提升型未来农场30家以上,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鼓励各区、县(市)积极承接省级产业大脑(茶叶、渔业、畜牧业)建设任务,目前,西湖区、余杭区入选省级茶叶产业大脑先行先试名单,临安区入选畜牧产业大脑先行先试名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会将您的意见建议积极融入到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速贯通乡村大脑,实现地方特色应用全面对接。排摸各区、县(市)条件成熟、使用频次高的场景,积极对接浙江乡村大脑,做好场景接入工作。加快浙农码推广应用,推动对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所涉及的服务对象统一赋码、应赋尽赋,力争完成省厅下达年度用码赋码量450万的工作目标,全面实现码上应用、码上办事。

二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放大共富基本单元效应。根据《杭州市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指南》要求,加快推进2021年110个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工作,全面总结样板镇村建设成效,总结“智慧门牌”、一村一码、一户一码等应用实效,为2022年100个数字乡村样板镇(村)建设提供遵循,尽快形成一批数字乡村“杭州样板”。

三是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石。全面启动实施《杭州市数字农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形成“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2022年,全市将打造农业产业大脑6个,培育建设综合示范型未来农场3家,特色提升型未来农场10家。引导院所、高校科研团队合作运营未来农场,吸引高校毕业生、“农创客”到未来农场就业创业,提高农民就业增收,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富。

衷心感谢您对杭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7月18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市政协提案委

联系人:蔡裕锋         联系电话:8525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