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698/2022-2681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杭农提〔2022〕19号 | 公开日期: | 2022-08-08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郑芬兰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如何让乡村产业美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520号)收悉。经研究,现复函如下:
乡村美学是推进乡村振兴和顺应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高水平高标准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统筹推进美丽环境、美丽田园、美丽村居、美丽庭院建设、农培美育沉浸式实训,让乡村呈现山水之美、富有地域特色、承载乡愁记忆,让社会美育能绘就乡村底色。进一步强化乡村人才扶持激励,更好地吸引各类人才在杭州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活力,让乡村青年人才回得来、做得好、留得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文化传承,打造乡村美学内涵。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理念,累计打造中心村193个、精品村467个、风情小镇59个、历史文化村落151个,并形成精品线88条和精品区块14个、创建省级3A级村落景区307个。同时,注重农村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开发,打造江南“乡愁记忆”典范,已保护和开发古村落175个。打造一批具有杭州特色、百姓安居乐业的“杭派民居”典范,打造富阳东梓关村、文村村等一批“网红村”。注重把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农村“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红色殿堂。全市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89个,实现五百人口以上村全覆盖。
(二)美学培育,提升乡村美学素养。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产业技能、管理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增加美学美育项目,深度挖掘历史名人典故和家谱、族谱,传承与开发迎春庙会、江南时节等非物质文化和民俗技能。如萧山区欢潭村传承“义仓、义学、义诊、义渡、义葬”五义精神,升华“忠、义、和、本、清”价值观,编辑《欢潭故事》书籍,利用修缮好的古建筑,打造欢潭村史馆、进化乡贤馆、岳飞纪念馆等多个文化展陈项目,打造新时代文明善治村;成立萧山花边传承团,培训推广花边技艺。临安区开展雅园战鼓催征锣鼓、横街辫辫龙、泥川丰收锣鼓等民俗文化传承培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建德举办千鹤嫂手工艺布鞋培训,集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于一体。桐庐县开展畲族舞蹈提升培训,用畲族舞蹈塑造龙峰村民宿特色。
(三)美丽开发,激发乡村产业活力。坚持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双轮驱动”,坚持建设乡村与经营乡村“同向发力”。注重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运用,指导挖掘用活农业田园、乡土文化、乡愁乡韵、资产资源等“美学”资源,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构建乡村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化乡村经营理念,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培育形成民宿(农家乐)、农村电商、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运动康养、文化创意等一批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了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成为“两山转化”的典范。
(四)政策联动,培育乡村美学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吸引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对来杭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对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经认定的现代农业企业就业,给予就业补贴。2021年682人通过审核发放补贴682万元。加强乡土人才激励,积极推荐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入“两代表一委员”。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科技致富、艰苦奋斗典型事迹,选树“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全国最美农技员”等先进典型。培育全国首批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等全国典型代表10余人,2022年10名农创客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金犁奖”称号。
二、下步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挖乡村美学内涵,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人才培育上下功夫,形成“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格局。
(一)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共美、环境秀美、产业壮美、数智增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六美行动”,注重美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普惠共享,争取到2025年实现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全覆盖,努力把杭州美丽乡村打造成具有国际知名度、呈现江南韵味、承载乡愁记忆、充满“双创”活力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积极打造未来乡村发展方向和乡村美好生活图景。到2025年建成特色村150个、未来乡村100个,及市级10条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
(二)高标准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加大乡村美学培育力度,会同教育部门开展农培美育沉浸式实训,在农民教育培训中全面增加乡村美学美育项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和内涵,传承乡村产业美学技能。会同人社部门制定并落实《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推动1000名以上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通过实施保险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春暖计划”、选树杭州“最美农技员”典型、开展“人才山乡荟”活动,评选乡村振兴“金犁奖”等,推荐高素质乡村人才参加浙江省“金牛奖”、市政府津贴、双十佳人才、巾帼先锋评选,讲好杭州“乡村人才故事”等,引导更多人才到乡村发展兴业。
(三)高质量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深入实施“人才西进”、新乡贤带富工程,鼓励发展乡贤经济,引导各类资本、人才与村集体合作,通过组建强村公司、受聘职业经理人等形式,开发经营乡村,大力发展田园经济、电商经济、旅游经济、文创经济等。实施“农业+”融合发展拓展计划,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户外拓展、教育农园、田园康养等业态,建设“农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休闲产业项目20个。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10家、省级100家、县级1000家。开展农业品牌建设,持续培育10个县级全品类农业公用区域品牌和5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
感谢您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7月19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建议提案处、市政协提案委
联系人:马闪闪 联系电话:85256936